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全诗(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全诗书法作品)

时间:2023-06-05人气:作者:佚名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全诗(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全诗书法作品)

  全诗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出自五代梁时的契此和尚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插秧诗》。

  《插秧诗》翻译

  插秧人手里拿着秧苗,一撮一撮地插满了水田,插秧时低头就可以看到水田中倒映着的蓝蓝的一望无际的天空和朵朵白云。

  所插的秧苗需要“根须”清净、没有腐烂,将来才能长成“稻(道)”,插秧时表面上是边插边后退,但却是一直向前的。

  《插秧诗》注释

  把:拿,用手握住。

六根:佛教语,指六种感觉器官,即眼、耳、鼻、舌、身、意。此处亦指秧苗的根须。

  《插秧诗》赏析

  布袋和尚的这首诗表面上是描写农人插秧时的见闻觉知,而实际上已经将修道时的内在境界和奥秘全部含摄无余。

  “低头便见水中天”中的“低头”比喻息灭所有妄想和杂念,将所有注意力全部收回来观察、觉照自己的身心;“便见水中天”意为“可以领悟到身心和外境世界的真正面目就像一望无际的虚空一样”。

  “六根清净方为道”中“六根”就是指“眼耳鼻舌身意”。所谓“六根清净”,从比较浅的层次上来说,就是指这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境时,内心无有“贪嗔痴”等烦恼心念伴随。

  “退步原来是向前”中的“退步”比喻将平时关注外境的注意力扭转过来,觉照自己的身心。凡夫不能觉悟的原因就是不肯“退步”,只知道“向前”——也即将所有的注意力全部都投注在外境上,到外境上去攀缘妄想,而对内心所起的种种错误心念也从来不去观察,对身心的究竟真相也不去参究。任何一个人只要肯“低头”、肯“退步”,就一定能渐渐了悟诸法的真相,所以诗中说“退步原来是向前”。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全诗

  《插秧诗》创作背景

  契此和尚在游化民间的时候,曾经和一些插秧的农人在一起,为了度化他们而作。

  《插秧诗》作者介绍

  契此和尚:五代梁时明州(今浙江宁波)的游方僧人,号长汀子。他经常肩上背一个布袋并手拿锡杖及佛珠,身材矮胖,面容慈祥,笑容可鞠,大腹便便,因此又被称为布袋和尚。

标签: 手把  天全  便见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
本类推荐
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