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逸真的外壳不结实吗? 轩逸的外壳质量怎么样

时间:2024-05-31人气:作者:佚名

轩逸真的外壳不结实吗? 轩逸的外壳质量怎么样

轩逸真的外壳不结实吗?

轩逸外壳比较结实。由于新轩逸是同级别车型中首款采用980MPa高强度钢材的车型,打造了日产高级车标准的UHSS高刚性车身,车身结构不易变形,提高了车身的抗冲击性能。另一方面,新轩逸还采用了多通道ZoneBody区域车身结构,配合安全舱组合设计,高效吸收冲击力。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多条承载轨,便于冲击能量的快速分散和吸收,可以有效减少车身在任何角度受到冲击时的变形,因此轩逸的外壳比较坚固。以下是轩逸的详细介绍:

轩逸简介:

轩逸是一款紧凑型车,车身尺寸长4631mm,宽1760mm,高1503mm,轴距2700mm,车身重量1188kg。轩逸前悬架为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后悬架为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架,搭载1.61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马力122ps,最大扭矩155nm,最大功率90kw,匹配5速手动变速箱。

轩逸的配置:

轩逸配备了全新的NissanConnect超级智能系统和外置8英寸高清电容触摸屏,包含车辆语音控制、车辆远程控制等功能。语音控制,可以通过简单的对话实现对车辆在线影音娱乐系统、全时在线导航系统、蓝牙电话、行车记录仪和空调制的基本控制。远程监控功能,可通过智能APP与手机建立无障碍链接,让用户全面了解车辆状况,并根据具体需求升级门锁。

轩逸怎么样

不出意外的话,每个月大概有四五万人在搜索同一个问题——轩逸的车怎么样?值得入手吗?当然最后都会得到一个肯定的答案,那就是值得入手,然后轩逸才会有4万多的月销量数据。

根据乘联会公布的销量数据,轩逸7月单月销量40124辆,1-7月累计291045辆,是目前国内车市销量冠军。十年前,轩逸在车市还只是一款不起眼的产品,月销量只有9705辆,斯柯达明锐比它更受欢迎。

这十年,到底发生了什么让轩逸成为车市霸主,连朗逸这种国人喜闻乐见的品牌都不是它的对手?

首先要明确的是,轩逸的销量之所以这么高,是因为第14代轩逸和经典轩逸同处一室,两车共同贡献了4万多的月销量数据。而轩逸能卖得好,就是因为这些优势:

第一,外观有优势。全新一代轩逸采用了日产最新的V-motion设计语言,前脸更具张力,宽体设计,溜背造型。车身更矮更低,更宽更低的姿态营造出运动时尚感。送上“小天籁”的称号,视觉效果更好,身体更和谐流畅。显然,14代轩逸更懂车市趋势和消费者需求。

第二,车辆型号的历史背景。宣仪自诞生至今,已有60年历史,跨越半个多世纪。到现在已经进化到第14代车型,经过了市场的充分考验。它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都很优秀,口碑和车主的反馈都很亮眼。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轩逸是真正被证明实力的选手,很多竞品都赶不上这个历史底蕴。

第三,空和舒适性。如果说大众擅长营造高级感,日产擅长舒适性。无论是轩逸还是天籁,一大卖点就是舒适性能。尤其是后座被嘲讽为日产沙发。腰部支撑和座椅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舒适性表现出色,领先同级车型。而且轩逸轴距2700/2712mm,后排空空间也有保证,适合家用车需求。

第四,出色的燃油经济性。买日系车的人或多或少都会对车型的燃油经济性有印象。虽然各车型油耗相差不大,但日系车还是处于优势地位,尤其是轩逸那些经典畅销车型。工信部给出的百公里油耗数据是最低的4.9L,而车主实测反馈显示市区综合车百公里只有6L左右,降低了用车成本。

当然,轩逸的这款车也不是没有缺陷。至少在这三点上,轩逸还有提升空的余地。

劣势

1.内部工作

轩逸的内饰大概是最拖累车型口碑和整体性能的,与时尚精致的外观完全背道而驰。内饰设计很有年代感,做工细节不够优雅。大面积的硬塑料材质拉低了视觉效果和档次感,对称包围的中控台设计也不足以贴合车市热点。如果内饰能和外观搭配,那么轩逸的销量会有所提升空。

2.配置

轩逸的配置也有些寒酸。后悬架采用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架,减震性能肯定不如独立悬架。而且都达到11.9万的车型,也是用脚刹。只有主副双气囊是标配,安全性不高。13.39万的产品还配备了R16轮胎,视觉效果不够优秀。全系只有4个扬声器,只有顶配车型有前后驻车雷达。其余车型都没有配备,没有诚意。八款在售,只有三款方向盘是真皮的,其余都是塑料的。11.9万的车型也没有中控显示屏,没有后座空音,配置有点寒酸。

3.隔音差,异味大。

从车主的实车反馈来看,轩逸在使用上最不满意的地方应该是隔音和异味。隔音很差。高速行驶或车速稍有提高时,可以感觉到轮胎噪音、路面噪音、风噪。高速上最好开音乐盖住,不然影响用车体验。异味明显,尤其是塑料比较多的低配款,一开始异味就比较严重。

没有车就没有完美的车,更何况是10万级别的产品。肯定会有一些小缺陷和瑕疵。总的来说,轩逸的优点还是大于缺点的,缺点也不是不能容忍的。结合轩逸终端下降近2万,入门级版本车型落地不到10万,大大提高了车型的综合竞争力,性价比更高。结论是十万级,对于考虑舒适性和车价,注重车辆稳定性和可靠性等性能的群体,值得入手。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
本类推荐
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