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虽已步入盈利,猪价新一轮周期性上涨已经启动

时间:2022-05-06人气:作者:未知

生猪养殖虽已步入盈利,猪价新一轮周期性上涨已经启动

  近两日全国瘦肉型生猪均价已在7.5元/斤线上震荡,全国生猪价格震荡的居多,连续上涨的地区见少。今日广东、江苏省份上涨的地区较多,其他地区多见下跌。近几日的猪价震荡也说明猪市真正的需求力度不足,目前仍是暑假时间,猪肉需求量明显增加还未到时候,8月底9月初,学校开学、中秋节、教师节的组团利好会引起猪市的变化。在这段时间里,猪价震荡上扬的可能性较大,近几日猪价涨幅或可能较小。

  目前全国均价仍维持震荡上行趋势,总幅度逐步减缓,今日北方地区再现一片涨势,但涨幅并不明显;南方地区较多地区由于养户出栏量有增,价格维持小幅下调。预计受当前消费力度整体未有大幅改善的制约,短期猪价或持续缓涨趋势,另外大部分地区猪价已在15元/公斤以上,局部地区猪价甚至高于16元/公斤,养户惜售心态将会逐渐减弱,选择分批出栏意愿将增加,部分地区猪价将进入震荡调整期。

  当前猪价的回升,主要是因为养殖户惜售压栏,导致近期生猪出栏量大幅下降;同时,近期饲料原料价格的上涨,也进一步推进了生猪价格的涨势;此外,受上半年猪价低迷影响,一些养殖户放弃了生猪饲养,生猪市场供应量减少,供需关系有所好转;四是夏季天气炎热,养殖难度有所增加,也是猪价回升的因素之一。

  伴随猪肉价格的进一步上涨,受其影响销量也出现下滑。一些猪肉商贩表示,只要一涨价,消费者就觉得猪肉价格高,天热猪肉本来就不好卖,再加上猪肉又涨价了,销量肯定减少。

  生猪养殖虽已步入盈利,并未驱使母猪补栏大幅启动,主要原因是:经历了上半年猪市“寒冬期” 后,养殖户资金已明显紧缺,而母猪补栏占用资金较大;加之母猪饲养周期长,养户对长期价格走势看不明朗。预计8月份随着养殖效益的逐步增加,母猪补栏力度将有所加大,母猪存栏量环比降幅或缩小,但同比仍将维持下滑,9月份或将迎来“存栏+盈利”双升的局面。不过,受母猪生产能力的提高,未来生猪供给减少幅度或低于预期,从而限制未来猪价暴涨局势。

  一些养殖户称还是赔本,因为饲料价格也在逐渐上涨。据东尚养猪户李先生说,目前生猪的收购价为14元/公斤,比春天的时候已经涨了不少,但对于养殖户来说还是赔钱。李先生算了一笔账,一头可以出栏的肥猪一般在120公斤左右,饲养4个月出栏,需要100公斤的精料、250公斤苞米面、糠等饲料,饲料费用在900元左右。然而,近段时间,饲料费用涨价,苞米面和精料的价格平均每公斤涨了1元左右,也就是饲养一头肥猪的成本又增加了300多元。除此之外,再加上猪生病需要打针、人工饲养、水电等费用,一头猪的成本至少在1200元,生猪收购价在14元/公斤左右也只是保本。

  入秋后,随着气温逐渐走低,市民对猪肉的消费需求将逐渐增加;“中秋”、“国庆”、“元旦”、“春节”等重大节庆日的到来,将支撑猪价上升的空间,生猪市场或将迎来“黄金期”。

  对于下半年行情走势,从国同期数据来看,除江西省高于去年同期之外,其他省份均未到达。从农业部最新数据来看,全国生猪存栏数量7月份环比增加0.3%,同比减少5.4%;能繁母猪存栏量7月份环比减少1.2%,同比减少9.1%,能繁母猪存栏量已处于较低水平,预示着未来6个月生猪供应相对需求将呈“吃紧”状态。业界认为,由于生猪市场的供需基本面发生逆转,猪价新一轮周期性上涨已经启动。

  提醒各地养殖场户要密切关注市场需求及价格动态,加强生猪饲养管理,注意夏秋之交高温高湿、干旱或暴雨给饲养带来的影响,进一步强化疫病防控,调整好猪群结构,猪价市场太不可控,需要时刻关注,该出栏时绝不手软,切勿压栏惜售。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
本类推荐
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