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土泥鳅养殖技术 无土泥鳅养殖技术方法

时间:2022-07-17人气:作者:佚名

无土泥鳅养殖技术 无土泥鳅养殖技术方法

泥鳅有水中人参的称号,它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效,而且也是一种重要的农业水产养殖项目,在养殖当中,我们也要注意合理的养殖技术,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无土泥鳅养殖技术。

一、泥鳅的养殖条件
泥鳅池塘养殖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注排水方便,土质应选择中性或微碱性的壤土为好,交通便利,确保用电。池塘是东西走向的长方形,长宽之比为2:1,面积为5亩。池深0.8~1米,水深0.4~0.6米。池壁泥土应夯实,并沿池唐四周用网片围住,下端埋入土中10厘米,上端高出水面20厘米,以防泥鳅逃逸和敌害生物进入。

二、泥鳅的放养模式
1、放养准备:在放养鳅苗前20天对池塘进行清整、改造、消毒。在进水口和排水口用铁丝网防逃。在排水口处开挖一个面积约占全池面积的1/3~1/5,深30~50厘米的鱼溜,在池底铺一层腐质较多粘土。放养前7天用生石灰清塘,每亩池塘水深10厘米用生石灰75千克化成浆全池泼洒。清塘5天后注水25厘米,每亩施有机肥150~250千克,用于培肥水质。
2、苗种放养:泥鳅苗种选用人工培育苗或野生苗,但都要规格整齐、无病无伤、活动敏捷,一次放足。放苗时间一般在每年4月份,平均水温15℃以上,每亩放养规格为80尾/千克的苗种1100千克,最好选择在晴天下午进行。苗种放养前用8~10毫克/升漂白粉溶液进行浸洗消毒,浸洗消毒时间为20~30分钟。

三、泥鳅的饲养管理
1、饵料选择:泥鳅是杂食性鱼类,水中的小型动植物、微生物及有机碎屑等,都是其喜欢吃的食物。人工养殖可直接投喂水生昆虫、黄粉虫、蚯蚓、蛆虫、河蚌、螺蛳、鱼粉、野杂鱼肉及畜禽下脚料等,也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泥鳅喜欢夜间觅食,因此应早晚各投喂一次。养殖前期通常按鱼体重的3~4%投喂,中期按鱼体重的4~6%投喂,后期可适当减少配合饲料的投喂量。
2、饵料投喂:泥鳅投饵要坚持四定原则,阴雨、闷热天气适当减少投饵量,每天要坚持巡田一周,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例如田埂有漏洞、漏水、死鱼等都应快速处理,并保持池水嫩绿色。每隔15天用生石灰或漂白粉等消毒液消毒一次。藕田的施肥以多基肥为准,少用化肥,农药应选择高效低毒的产品,而且对泥鳅无害。定期换水,每次换水20~30%即可。
3、水质调控:水质要求“肥、活、嫩、爽”,水色以黄绿色为佳,透明度以20~30厘米为宜。当透明度大于30厘米,每次亩施有机肥20千克,增加池塘中的桡租类、枝角类等泥鳅的天然饵料生物。透明度小于20厘米,应停止或减少追肥。高温季节经常注入新水,更换部分老水,定期开启增氧机。
4、日常管理:每天坚持早中晚巡塘,随时掌握水位、水质和泥鳅的摄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平时勤除池边杂草,高温季节每隔15天用二氧化氯一次,每7天天全池泼洒一次生石灰,在养殖的中后期每月施1~2次微生物制剂。经常检查防逃设施,漏洞及时修补,发现鱼病及时治疗,做好养殖日记。

四、泥鳅病虫害防治
1、寄生虫病:泥鳅被车轮虫、杯体虫、三代虫侵袭的泥鳅常浮于水面,打转不安。防治方法为0.7毫克/公斤硫酸铜与硫酸亚铁(5:2)合剂溶水后全田均匀泼洒,或鱼虫净(溴氰菊酯溶液)0.15~0.22毫克/公斤全田均匀泼洒。
2、打印病:泥鳅打印病由点状产气单胞杆菌感染而至,病灶一般呈椭圆形、圆形浮肿,并有红斑,患处主要在尾柄两侧,似打上印章。防治方法同赤鳍病。
3、赤鳍病:泥鳅赤鳍病由短杆菌感染所致,背鳍附近的部分表皮脱落,呈灰白色,严重时出现鳍条裸露,不摄食,直至死亡。可用1毫克/公斤的漂白粉或0.3毫克/公斤的强氯精全田泼洒,24小时重复1次即可,以后每隔半月泼洒一次可进行预防。
4、气泡病:因水中溶解氧不足、溶解氧过饱或其他气体含量过多引起,泥鳅浮于水面,肚皮鼓起似气泡。加强日常管理,防止水质恶化,发病时,立即加注新水,并每亩用食盐4~6公斤化水后全池泼洒。
5、水霉病:水霉病早期不易被发现,当肉眼能发现时,菌丝已侵入泥鳅伤口,并向外长出外菌丝,簇拥成棉絮状。霉菌能分泌大量蛋白分解酶,可将病鳅肌体组织降解而分泌出大量黏液,加重病情,使之食欲大减,衰弱而死,常在春、秋季节或冬季繁殖,只要鱼类皮肤有创伤即可被感染。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现在知道了无土泥鳅养殖技术,泥鳅无土养殖的优点是由于鳅鱼在细砂中栖息,出售时起捕效率高,味道比泥中养出来的泥鳅好,养殖密度也比泥中养殖的泥鳅提高四倍。
标签: 无土  泥鳅  养殖技术  水中  人参  称号  它具  有很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
本类推荐
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