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饱经800多年风雨

时间:2023-04-11人气:作者:未知

抢救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饱经800多年风雨

文章目录:

1、抢救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饱经800多年风雨

2、修复大足石刻千手观音用时三年

3、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重建事件:打造精品

4、大足石刻千手观音演变历程,你造吗?

5、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重大发现

6、猜你喜欢:

1、抢救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饱经800多年风雨

本期本命佛带来的是抢救大足石刻千手观音,大足宝顶山千手观音饱经800多年风雨,受风化等多种“病害”侵蚀,曾多次修复。最近一次大面积贴金是在清代光绪15年,距今已100多年。再次对其进行一次系统化科学化的修复已刻不容缓。

抢救

全身34种“病”

大足宝顶山千手观音饱经800多年风雨,受风化等多种“病害”侵蚀,曾多次修复。最近一次大面积贴金是在清代光绪15年,距今已100多年。再次对其进行一次系统化科学化的修复已刻不容缓。

2008年夏天开始,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牵头,敦煌研究院、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北大、清华大学等单位共同组成项目组,开始前期勘察研究。经过近3年修复试验,编制完成《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总体修复方案》,得到了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复同意。

(1)外部损伤

表面金箔开裂、卷曲、黯淡、剥落;彩绘层面起甲、粉化、污染;石刻岩体缺失、断裂、脱落。各种劣化交织,严重损害了千手观音造像的历史、艺术价值,病害的存在更是危害着石刻造像的保存。

(2)内部损伤

由于千手观音内部保存情况很难用肉眼观察,修复方采用了x光探伤技术等高科技手段扫描石刻,最后诊断出千手观音残手有283只,现存法器272件,石质表面病害面积约15.01平方米、残缺440处、断裂90厘米,彩绘病害面积28.96平方米,金箔病害面积多达130.62平方米。

材质

宝顶山千手观音金箔脱落严重,能否重新贴金重现昔日光彩一直是最受关注的问题。参与抢救性保护工程的专家王珊透露,千手观音的金箔其实并非纯金。而对千手观音贴金,目前仍处于试验研究阶段。

经过专家检测分析,千手观音金箔中含金量在83%至92%之间,此外还含有10%左右的银和少量的铜,“有些部位发绿,可能就和其中含铜有关”。

北京大学周双林等专家从主佛腿部取了一小片金箔做样品研究,通过扫描电镜将样品放大5000倍后发现,金箔上有微孔,“可能是为了打得非常薄,把它打穿了”。据介绍,千手观音身上的金箔厚度都以“微米”计算,可谓“薄如蝉翼”。而由于历代修补贴金,最多的地方竟有6层。

2、修复大足石刻千手观音用时三年

这期本命佛带我们来看看修复大足石刻千手观音用时多久?专家介绍说,修复工程中会使用大量古法工艺。“千手观音金箔之下的红色是猪血混合了硫化汞而成,这就是典型的宋代工艺。因此此次修复,也会还原宋代手艺。继续来看看吧!

修复大足石刻千手观音

大量使用宋代工艺

专家介绍说,修复工程中会使用大量古法工艺。“千手观音金箔之下的红色是猪血混合了硫化汞而成,这就是典型的宋代工艺。因此此次修复,也会还原宋代手艺。先要把观音造像上历经四次修补后的层层金箔全部剥离出来,用纯水、酒精等清洗干净,然后压平,再重新贴上去。”在金箔粘贴上也会选择最接近古法的修漆工艺,刷3层大漆,尽力保留千手观音初建时的原状。

修复用时三年

据大足石刻艺术馆馆长黎方银介绍,预计3年时间可以完成修复工程,但绝对不会为了赶时间而影响修复效果。据悉,来自全国各地的30多位石质文物专家将全力为观音“治病”。随着投资4000万元的保护工程全面启动,34种病害将得到有效“治愈”。

三步最关键

(1)为每只手制作“身份证”

千手观音是三维立体雕凿,结构复杂,常规测绘技术获取的平面图件无法满足,因此用5类以上的三维激光扫描仪进行信息采集,获取观音每只手、每件法器的三维信息数据,金箔起翘了多少毫米,都能记录下来。但工作量巨大,仅仅是一个头部扫描都需要整整2天时间。

(2)为观音穿“金衣”

金箔脱落严重,如今的千手观音就像穿了一件“破衣服”。金箔的病害最为严重,占到了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专家们反复试验后,决定用传统大漆工艺贴金箔。

(3)“断肢再造”

千手观音400多只手缺失或残损。通过x光扫描,发现有192根手指断裂,专家都会用专门的化工材料进行加固和修补。在宗教类石刻中,每一根手指的姿势都有独特的文化含义。缺失的手指姿势究竟是卷曲还是伸直,代表的历史文化意义都不同。如果修复弄错了,就是对历史的不尊重。

专家介绍,处理“消失的手指”主要来自两个标准,一是随形补形,根据残存的根部修复,二是依据石刻中的对称原理,通过寻找对称的手指形状,找出消失的手指形态。尽管如此,千手观音还是有上百根消失的手指难寻具体信息。只有通过大量考证,尽可能按原样修复这100根手指。

2015年3月24日,重庆大足千手观音造像修复工程贴金工序已经完成,彩绘修复进入最后的底层区域。整个工程已完成超过90%的工序。按照计划,修复后的千手观音造像将于6月正式竣工,与游客见面。

2015年6月13日,第十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历时近8年之久的重庆大足宝顶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正式竣工。经过最彻底一次修复后,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披着100多万张金箔“重现金身”面向公众开放参观。

3、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重建事件:打造精品

“大千世界,人生百态。生活中的很多烦恼,就是源于我们不能体谅,过分在意了自己的主张,互不理解,互不相让,伤了彼此的心灵。生活,很多时候,就是一种体谅,一种理解。给生活一个微笑,给自己一个微笑,路还是要继续走。”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本命佛看看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重建事件吧!

重建事件

“六定一包”打造精品

谭栖伟副市长在现场办公会上表示,之所以要在大足召开6大精品景区的首次现场办公会,第一是因为恰逢第二届中国重庆大足石刻国际旅游文化节在大足开幕

4、大足石刻千手观音演变历程,你造吗?

这期本命佛带来的是大足石刻千手观音演变历程。千手观音最初的艺术形式是依据《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变相》,即《千手眼大悲变相》制作的。佛教认为,众生的苦难和烦恼多种多样,众生的需求和愿望不尽相同……来看看吧!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演变

千手观音最初的艺术形式是依据《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变相》,即《千手眼大悲变相》制作的。佛教认为,众生的苦难和烦恼多种多样,众生的需求和愿望不尽相同,因此,就应有众多的无边法力和智慧去度济众生。

据《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说,观世音菩萨在过去无量劫,听千光王静住如来讲《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时,为利益一切众生,即发誓言,若我当来堪能利益安乐一切众生者,令我即时身千手千眼足,发誓愿已,应时身千手干眼悉皆具足,变现出如意宝珠、日精摩尼宝珠、葡萄手、甘露手、白佛手、杨柳枝手等。

无论众生是想渴求财富,还是想消灾免病,千手观音都能大发慈悲,解除诸般苦难,广施百般利乐。在佛教看来,只要虔诚地信奉千手观音,就有息灾,增益,敬爱,降伏等四大好处。

其经和像虽在唐初就由印度传法僧携入中土,但历经多种曲折和艰辛,才于一百年后在华夏土壤扎根。即便如此。唐宋寺庙壁画及石窟寺中此类题材仍然较少。目前见于画史记载最早者可能是四川名画家左全于唐宝历年间(825一826年)在成都三学院文殊阁绘制的,惜已荡然无存。

有专家认为,在尚未发现更早的图像资料以前,敦煌盛唐时期诸如79、113、148等窟的《千手经变》,可以认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千手经变》图像。

5、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重大发现

“人生像一只皮箱,需要用的时候提起,不用的时候就把它放下,应放下的时候,却不放下,就像拖着沉重的行李,无法自在!”

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本命佛看看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重大发现是什么?

重大发现

重庆大足石刻千手观音主尊造像修复工程近日取得重大发现,专家们在主尊造像腹部发现暗格,经过内窥镜勘察后清理出石砖题记和金箔残片、瓷器残件及其他文物。

2014年4月26日,为配合千手观音主尊像修复工作的顺利开展,文物专家们再次对千手观音造像(重点是主尊像)软弱夹层带石材补配做进一步探究,主尊腹部左侧有一补配石砖,石砖露出面有隐约雕刻的痕迹。

经过内窥镜探头数次探测,发现千手观音主尊石材补配处有空腔,主尊腹部空腔为一不规则的密闭空间。随后修复人员对千手观音主尊腹部左侧补配石砖进行了揭取,并根据内窥镜探测结果对补配石材空腔内填充物进行了初步清理并发现了石砖题记。

此次发现的石砖题记存放位置为主尊腹部补配石材与原岩体衔接处,为六面长方体,正面、背面均刻字,文字为红色,颜色鲜艳,石砖正面刻71字,背面刻23字,刻字中有“乾隆四十五年四月立”题记。

从现存文字内容来看,应为千手观音主尊装修后祈福题记,记载了乾隆四十五年遂宁县中安里一位名叫张龙飞的善士合家发心装修千手观音主尊的事情。

目前,文物专家们正在对此次发现的石砖题记及其它文物进一步开展考据工作。

6、猜你喜欢:

标签: 风雨  观音  大足  石刻  抢救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
本类推荐
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