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5人气:作者:未知
1、寒食节和寒衣节的区别
2、关于寒食节的诗句有哪些
3、详解:寒食节的由来
4、寒食节和清明节的关系 区别
5、寒衣节和寒食节有什么区别 民间祭祀讲究
6、猜你喜欢:
每年农历十月初一是我国传统的寒衣节,北方地区多在这一天祭祖扫墓,凭吊已故亲人。那么这个为了先祖献寒衣的节日,与一字之差的寒食节有什么不同呢,就让老黄历为你介绍,寒食节和寒衣节的区别。
寒食节
寒食节的具体日期,古俗讲究在冬至节后的一百零五天。现在山西大部分地区是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寒食节。榆社县等少数地方是在清明节前两天过寒食节。垣曲县还讲究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前二天为小寒食。
关于寒食节的来历,据传是为缅怀晋国大夫介子推。当时,晋国公子重耳为逃避其父妃子郦姬的迫害而流亡国外,行至五鹿,在最困难的时候,随臣介子推“割股奉君”。
十九年后,重耳返回晋国做了晋文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对于当年随他流亡不离不弃的功臣,晋文公当然重赏,但唯独忘了介子推。介子推认为自己顺应天命辅君复国,不愿再同那些邀功争赏之人同朝为伍,便携老母隐居到介休绵山。
晋文公听说此事后,羞愧莫及,便亲自来到绵山寻找介子推母子,但一无所获。文公无奈,听从旁人的计策,放火烧山,本来想逼介子推出来,但大火烧了整整三天三夜,仍不见介子推的身影。
直到大火熄灭后,人们才发现介子推母子已经被烧死,临死前紧紧抱着一棵烧焦了的大柳树。为了悼念介子推,晋文公下诏,把绵山改为“介山”,并在介子推忌日这一天,禁止生火,只能吃寒食,是为寒食节的由来。
寒衣节
寒衣节是十月初一,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新收时祭奠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古人们也在农历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寒衣节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
因为寒衣节正逢进入寒冬季节的第一天,为使先人在阴曹地府免挨冷受冻,人们不仅要为亡者烧纸钱,还要焚烧用五色纸做的衣服,为先人送去御寒的衣物,谓之“送寒衣”,后来有的地方不再烧寒衣,而是“烧包袱”,是把许多冥纸封在一个纸袋之中,写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应称呼,这就叫“包袱”。
早在周朝时,十月初一这天便会举行重要的祭祀活动,《礼记·月令》中描述了周代腊祭的情形:以猎物为祭品,天子在社坛上祭祀日月星辰众神,在门闾内祭祀五代祖先,同时慰劳农人,颁布新的作息制度。《诗经·豳风·七月》曾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说从九月开始天逐渐要冷了,人们该添置御寒的衣裳了,因此十月初一又俗称授衣节。
在唐朝天宝二年时,唐玄宗发布诏令:“自今以后,每至九月一日,荐衣于寝陵,贻范千载,庶展孝思。”这一诏令直接影响到民间拜墓送衣的习俗。由于十月方入冬,九月稍嫌早,这一习俗在宋代便推移到十月朔日。宋代十月朔的习俗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授衣、祭祀和开炉。
明代对寒衣节的详细记载:“十月一日,纸肆裁纸五色,作男女衣,长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缄,识其姓字辈行,如寄书然。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门,曰送寒衣。新丧,白纸为之,曰新鬼不敢衣彩也。送白衣者哭,女声十九,男声十一。”
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送寒衣》则描绘了清代寒衣节的情形:“十月朔……士民家祭祖扫墓,如中元仪。晚夕缄书冥楮,加以五色彩帛作成冠带衣履,于门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
寒食节,在清明前的一个节日,到现在寒食节很多都跟清明节一起过了。寒食节在很久以前被称为禁火节,是来纪念晋国的的忠义之臣介子推,今天小编奉上传统节日寒食节的诗句供大家欣赏。
《和子由寒食》
苏轼寒食今年二月晦,树林深翠已生烟。
绕城骏马谁能借,到处名园意尽便。
但挂酒壶那计盏,偶题诗句不须编。
忽闻啼贝惊羁旅,江上何人治废田。
《寒食》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途中寒食》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上冢》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寒食》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寒食日献郡守张友正入门堪笑复堪怜,三径苔荒一钓船。
惭愧四邻教断火,不知厨里久无烟。
《寒食上冢》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您可能也喜欢:
2015年每日财神方位查询表
寒衣节的来历是什么,你知道吗?
历朝历代寒衣节的诗词
寒衣节是什么节日,寒衣节习俗
我们都知道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而对于寒食节的由来每个地方都有他们自己的说法。那么寒食节究竟是如何由来的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寒食节的由来是什么?
寒食节的由来
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封赏有功之臣。唯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逼其下山。谁知介子推母-子宁愿被烧死也不肯出来。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绵山改名为介山,并修庙立碑。同时,还下令在介子推遇难的这一天,“寒食禁火”,举国上下不许烧火煮食,只能吃干粮和冷食。
古代的人们都非常崇敬介子推的气节,“寒食禁火”的习俗,被后人流传下来,形成了寒食节这个特殊的纪念节日。
民俗专家介绍说,汉代以前,寒食节禁火的时间较长,以一个月为期。整整一个月都吃冷食,对身体实在不利,汉代改为3天。
寒食节从晋国开始后,延续了不少年代,中间也有严禁寒食习俗的,如三国时期的曹操。但时间不长,“寒食禁火”之风又在民间自发兴起。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寒食节都被当作重大的节日。唐朝时也仍然被作为全国性的隆重节日,不少文人墨客都写过关于寒食节的诗文。
专家表示,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晚唐、宋以后,禁火冷食的习俗日趋淡化、消衰。到了元代,许多人基本上已不再沿用此习俗。明清时期,寒食节期间已经不再禁火,也不要求人们寒食了。
您可能也喜欢:
腊八节的由来,腊八节为什么吃腊八粥
平安夜的由来,平安夜的习俗有哪些?
二十四节气之小雪节气的由来
二十四节气之大雪的由来
说起寒食节可能人们会觉得陌生,但是说起清明人们却并不是很陌生,而寒食节和清明节一样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那么寒食节和清明节的关系是什么呢?区别是什么呢?接下来就跟随本期的老黄历一起来看看吧!
你可能感兴趣:寒食节和寒衣节的区别
寒食节和清明节的关系
古时“清明节”与“寒食节”在时间上的关系是: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现在二者已经在习俗上合二为一了。
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是我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这一时节雨水增多,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据传清明节的起源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
古时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相传春秋时晋文公落难,介子推曾割自己的肉给他充饥,晋文公即位后,请介子推为官,介子推却隐居绵山,晋文公放火烧山想逼出介子推,结果误将介子推烧死。晋文公十分痛悔,下令从今往后这一天禁火。因为禁火,人们这一天只能吃冷食,故称“寒食”。后逐渐清明寒食合二为一,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传统节日。
你可能感兴趣:详细解说 寒食节是什么节
寒食节和清明节的区别
功能不同
在清明节到来之际,寒食节也相随而至。现在,有些人把寒食与清明混为一谈,实际上是不对的。因为两者一个是农耕节气,一个是民俗节日,本来就不是一码事。清明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在公历四月四、五日前後。寒食是一个民俗节日,起源於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的大臣介之推宁被烧死山西介休的绵山上、也不肯下山受封的故事。两者一是农耕节气,一是典故民俗,本是两码事;但两节时间相距一、二天,甚至重合於一日,故有清明、寒食并称的说法。
你可能感兴趣: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 介子推
文化内涵不同
唐代之前,寒食与清明是两个前后相继但主题不同的节日,前者怀旧悼亡,后者求新护生;一阴一阳,一息一生,二者有着密切的配合关系。禁火是为了出火,祭亡是为了佑生,这就是寒食与清明的内在文化关联。唐玄宗时,朝廷曾以政令的形式将民间扫墓的风俗固定在清明节前的寒食节,由于寒食与清明在时间上紧密相连,寒食节俗很早就与清明发生关联,扫墓也由寒食顺延到了清明。
我们常常容易搞混一些节日,认为他们是一个节日,但其实是完全不同的节日,那么寒衣节和寒食节有什么区别呢?寒衣节民间祭祀讲究什么呢?接下来就跟随本期的老黄历一起来看看吧!
你可能感兴趣:寒衣节烧的寒衣怎么剪
寒衣节和寒食节有什么区别
意义不同
寒衣节:烧去衣物,来表示对于亲人的思念,送去温暖。
寒食节:寒食节活动由纪念介之推禁烟寒食为主,逐步演变为以拜扫祭祖为主。
时间不同
寒衣节是十月初一,寒食节是清明前一天。
寒衣节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新收时祭奠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古人们也在农历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后气候渐渐寒冷。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做“送寒衣”。因此,十月初一,又称为“烧衣节”。
寒食节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的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后来因为寒食和清明离的较近,所以人们把寒食和清明合在一起只过清明节。
你可能感兴趣:寒衣节烧寒衣的步骤和方法
寒衣节民间祭祀讲究
准备供品
一般在上午进行。供品张罗好后,家人打发小孩到街上买一些五色纸及冥币、香箔备用。五色纸乃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薄薄的,有的中间还夹有棉花。晌午吃过饭,主妇把锅台收拾干净,叫齐一家人,这就可以上坟烧寒衣了。
进行拜祭
到了坟前,焚香点蜡,把饺子等供品摆放齐整,一家人轮番下跪磕头;然后在坟头划一个圆圈,将五色纸、冥币置于圈内,点火焚烧。有的人家不但烧冥币,还烧用五色纸糊成的豪宅、汽车等“奢侈品”,一边烧,一边念叨:“某某呀,你活着时辛苦操劳,死了就好好享福吧,住豪宅,开宝马,风风光光,气死阎王!”生怕亲人在阴曹地府过不上好日子。
还有的人家,在坟头划圆圈时,不忘在旁边另加个圆圈。其用意乃在救济那些无人祭奠的孤魂野鬼,以免他们穷极生恶,抢走自家祖先的衣物。
你可能感兴趣:寒衣节烧包袱怎么写 烧包袱书写格式
禁忌事项
凡属送给死者的衣物、冥钞诸物,都必须烧焚,只有烧的干干净净,这些阳世的纸张,才能转化为阴曹地府的绸缎布匹、房舍衣衾及金银铜钱。只要有一点没有烧尽,就前功尽弃、亡人不能使用。所以十月一日烧寒衣,要特别认真细致。这种行动虽然看来好笑,却也反映了生者对亡人的哀思与崇敬,属于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民间在十字路口烧五色纸
民间送寒衣时,还讲究在十字路口焚烧一些五色纸,象征布帛类。用意是救济那些无人祭祖的绝户孤魂,以免给亲人送去的过冬用物被他们抢去。
太阳出山前上坟
焚烧寒衣,有的地方在亡者坟前进行,讲究在太阳出山前上坟。有的地方习惯在门前焚烧祭物。雁北许多地方及晋中的平遥等县,傍晚妇女要在门外放声大哭。临县旧日传有一诗:“粘纸成衣费剪裁,凌晨烧去化灰埃。御寒泉台果否用?但闻悲声顺耳来!”既描述了送寒衣的情景,又对其传说效应提出了质疑。
另外,民间传统,儿女们守孝,穿三年孝服,也是在孝满之年的十月初一日换穿常服。先人的迁坟合葬等仪式,汉族民间也总是习惯在十月一日进行。
寒食节清明节寒食节的诗句清明节网上祭祀清明节文明祭祀清明节和寒食节的区别寒食节和清明节的关系清明节寒食节寒食节是清明节吗清明节和寒食节寒食节和清明节清明节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