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气息浓郁的大昭寺(大昭寺信奉什么教)

时间:2023-06-04人气:作者:佚名

宗教气息浓郁的大昭寺(大昭寺信奉什么教)

文章目录:

1、宗教气息浓郁的大昭寺

2、蒲松龄故居——文化气息浓郁

3、具有浓厚的宗教气息——五当召

4、民族气息极其浓郁的撒拉族舞蹈

5、气息浓郁的云南花灯剧

6、猜你喜欢:

1、宗教气息浓郁的大昭寺

去到拉萨,一定要去宗教气息浓郁的大昭寺,在那里,一排排的叩拜者,几乎覆盖了大昭寺所有的地面。让人生成一种敬意。无论你信不信宗教,都应该去感受下这种气氛。那充满了虔敬,发自内心深处的叩拜。或许你无法了解根由,但这更是一种震撼、一种感动。我们一起去感受下拉萨文化中大昭寺的魅力所在吧。

大昭寺座落在拉萨的中心,是西藏佛教信众心中的金色圣堂,其建于公元7世纪中叶,据藏文史料记载,吐蕃王室定都拉萨之初,各地灾祸不断,熟悉星相和阴阳五行的文成公主,通过观天象、勘地舆发现吐蕃地形为仰卧的罗刹女,而红山东南的卧溏正是罗刹女的心脏所在,泥沼水是它的血液,提出在此填湖建寺,方能镇住妖魔,于是松赞干布下令填湖建寺,从彭波地方赶来成建的白羊用来驮土填湖,一年后建成,最初只有八个殿堂,用于藏经、供佛,1409年后多次扩建,形成现在占地25100平方米,由门楼、佛殿、木柱、门楣、天井、庭院和僧舍等建筑组成的建筑群,其中佛殿一、二层是唐代的建筑,地砖、木柱、门楣、木殿多为7世纪时的原物。

大昭寺的主要建筑为经堂大殿。大殿高4层,建筑构件为汉式风格,柱头和屋檐的装饰则为典型的藏式风格。大殿的一层供奉有唐代(公元618——904年)文成公主带入西藏的释迦牟尼金像。二层供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和赤尊公主的塑像。三层为一天井,是一层殿堂的屋顶和天窗。四层正中为4座金顶。佛殿内外和四周的回廊满绘壁画,面积达2600余平方米,题材包括佛教、历史人物和故事。此外,寺内还保存了大量珍贵文物,寺前矗立的“唐蕃会盟碑”,更是汉藏两族人民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

大昭寺经道两壁上绘满以佛祖释迦牟尼为题材的壁画,壁画面积达250平方米,色泽陈远,给人以历史苍桑之感,从庭院举头天空,莲状的云,笼罩庭院,仿佛平添了寺院的一份神性与灵性。从露天庭院进入大殿,红脸保护神、水神等护法神侍立两侧,或许因年代的久远,神像色泽深暗,唯晴目明透,直逼人心,心为之一悚,有善恶翻腾于心之惊。进入高大宽敞的殿宇,殿宇中悬挂着五彩经幡,天顶处透射出闪闪的光亮,光照之中未来强巴佛、莲花生大师,显得神圣庄严,定神凝视,似乎真有一种安和之气融贯于心,佛心自在人心,或许这本是自在之心,不是么,佛心为和,人皆有之,人皆是之,安和之心最充溢。

大殿殿宇中,一个接一个的佛殿,供奉着宗喀巴大师、度母、央坚玛、弥勒佛、观音菩萨、文殊菩萨,佛殿外供奉着释迦牟尼、仁钦罗丹喜绕、帕珠巴、唐东杰布、帕丹巴杰桑、克齐班钦、贡唐喇嘛、千手观音。松赞干布殿,殿内供奉着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尼泊尔公主、莲花生大师,殿外供奉着西藏四大教派创始人法像和金刚持、护法。

大昭寺顶层,4座分别建于14世纪和17世纪的巨大的金顶,如展开金翅之神鸟大鹏,高翔入云,远望去,布达拉宫雄姿巍峨,布达拉宫金顶似与大昭寺金顶遥相呼应,高原明艳的阳光之下,金光灿烂,熠熠闪光。

祝愿家人幸福安康,祝愿人人健康幸福,或许,这不只是信众的心愿,世界是一个大家庭,相信,这也是热爱和平友好的人们共通的心愿。

你可能会喜欢:

美丽的邂逅,浪漫之城珠海

忘不了的美味,珠海特色小吃

充满异域风情:九乡溶洞

独特的文化标志:汕头小公园

2、蒲松龄故居——文化气息浓郁

蒲松龄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提起蒲松龄,有的人还需要思考一下,但如果提起聊斋所有人就都不会陌生了。蒲松龄正是聊斋的作者,被称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本期小编就带你去淄博文化看看蒲松龄的故居。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城东约8华里,有一个至今还保留着明清建筑风格的古老村落,就是这个偏僻不易被人发现的村落,却因一部《聊斋志异》饮誉海内外而名声大震,传递到五洲四海大江南北,这就是清代着名文学家、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的诞生地—蒲家庄。

蒲家庄1938年遭日军焚毁,195

3、具有浓厚的宗教气息——五当召

五当召,蒙古语“五当”意为“柳树”;原名巴达嘎尔召,藏语“巴达嘎尔”意为“白莲花”,“召”为“庙宇”之意。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是中国藏传佛教的四大名寺之一和内蒙古自治区最大藏传佛教寺院。在包头文化中五当召具有浓厚的宗教文化气息。一起去感受一下吧。

建筑特点

五当召的主体建筑,以八大经堂(现存六座)、三座活佛邸和一幢安放本召历世活佛舍利塔的灵堂组成;另有僧房六十余间以及塔寺附属建筑,全部房舍二千五百余间,占地300多亩。

现存六大经堂为苏古沁殿、洞科尔殿

4、民族气息极其浓郁的撒拉族舞蹈

撒拉族文化对于很多人来说都很陌生,所以撒拉族文化在中国民族文化的地位就更加重要了。撒拉族是一个具有鲜明色彩的民族。

最有民族气息的要数历史渊源深厚的撒拉族传统舞剧了,它是撒拉族人民独特的艺术珍品。那么,大家就随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民族气息极其浓郁的撒拉族舞蹈吧。

撒拉族有自已的民族传统舞蹈,是表达撒拉族青年对爱情和美好生活追求的娱乐性歌舞。勤劳勇敢的撒拉族人民历来就能歌善舞,他们的舞蹈虽说舞姿简单,又无甚乐器伴秦,但却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强烈的民族特色,深为撒

5、气息浓郁的云南花灯剧

在云南有一种有民间舞蹈演变而来的戏曲剧种,花灯剧,是云南广大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歌舞小戏,它源于生活,贴近生活,经过漫长的岁月传承到现在。在云南这座城市里,形成独特的城市文化。

云南省花灯剧是云南省各地花灯剧的统称。流传于云南全省及贵州的盘县、四川的会理一带。花灯在长期流传中,由于地区不同,先后形成9个支派:昆明、呈贡花灯,玉溪花灯,弥渡花灯,姚安、大姚、楚雄、禄丰花灯,元谋花灯,建水、蒙自花灯,嵩明、曲靖、罗平花灯,文山、邱北花灯,边疆地区花灯。它们彼此大同小异,基本特色相似。

花灯是云南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歌舞小戏。它的一部分曲调,来自明清小曲。这些小曲传人云南后,与云南的方音、风土人情结合,后来演变成花灯曲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百年前就有一些与花灯演出有关的踪迹。

民间花灯歌舞的起源,以及由花灯歌舞发展成花灯剧的年代,尚无确凿资料可考。辛亥革命之前的花灯,被称为老灯,有两种艺术形式,一种是歌舞,一种是戏剧情节很简单的歌舞小戏。

后来玉溪花灯开始发生了变化,从唱本、善书里取材,改编了许多大本戏,引进了若干新曲调,并吸收滇剧的一些表演程式,使花灯在戏剧化上迈进了一步,当时人们叫做新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花灯发展成以演出现代戏为主的歌、舞、剧相结合的戏曲剧种。

云南花灯是云南主要的地方剧种之一,它是在花灯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熟的戏剧形态有200多年的历史。云南花灯艺术形式短小活泼,融歌、舞、戏于一体,乡土气息浓郁,唱腔优美动听,更以一种独特的“灯”味深受当地群众喜爱。云南过去称演花灯为“唱灯”,也称“簸箕灯”,言其在广场围成圆圈演出。历史上,花灯演出多为灯社,会火,逢年过节,迎神赛会就演花灯。

首先,从剧目上看,传统的花灯剧目,多为小生、小旦、小丑为主的“三小”戏,一般反映农村中生产劳动、婚姻爱情、家庭伦理道德的戏居多,许多剧目,如《迎春》、《探干妹》、《大茶山》等等,从剧本的内容到唱词、道白,都有浓烈的云南乡土特色。

第二,由于花灯长期以来,在云南省广大的汉族聚居区和汉族、少数民族杂居区广泛流行,各地的方音土语、风俗民情、音乐曲调等等的差异,形成了云南花灯的许多支派。

第三,与第二点相关联的是,花灯音乐曲调的来源相当广泛。建国以来搜集到的上千首曲调,大体上就有这么几种情况:一部分是明清小曲传下来的;大量的是一些民歌小调;一部分是从云南洋琴、宗教音乐及民族音乐中吸收来的;还有的是从兄弟省市的一些剧种中移植来的。

多种来源的曲调,一经花灯吸收,由于它的演唱习惯、润腔方法,结合它的舞蹈、戏剧节奏、云南的方言语音,就形成了多样性与统一性相结合的花灯音乐。第四,表演上的突出特点是载歌载舞。云南群众过去也称花灯演唱为“崴花灯”,甚至有“不崴不成灯”的说法。

可见“崴”在花灯舞蹈中占有重要位置。当然,同样是崴,生、旦、丑各有不同,要崴出人物性格特点来。除崴以外,花灯的舞蹈还有转、跳、扇花、手巾、鼓舞、龙舞、霸王鞭、灯笼舞等数十种。

花灯剧的音乐结构,属于曲牌联套体制。曲调包括民歌小调和少数明清俗曲,在花灯剧中,舞蹈是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这些舞蹈,有本地民间的,有外地传来的,如“连厢”,也有吸收少数民族的,如建水花灯就吸收了彝族的“跳弦”。

近30年来,不仅整理、创作了一些新的花灯歌舞节目,如《大茶山》、《十大姐》等,而且注意运用舞蹈手段刻画人物性格,表达戏剧情节,使之更加适应戏剧化的需要。云南花灯剧长期流传在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云南花灯剧演出团体曾到缅甸和非洲一些国家演出。

6、猜你喜欢:

标签: 信奉  气息  浓郁  宗教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
本类推荐
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