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1人气:作者:佚名
1、传统节日有哪些之香港长洲太平清醮活动
2、二月二龙抬头传统节日活动有哪些
3、澳门传统节日与民俗活动
4、羌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习俗活动
5、“东方之珠”香港有哪些传统节日
6、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各地都有着独具特色的实例,而在香港相当知名的传统节日,当属每年农历四月举办的长洲太平清醮了,那么就让我们来了解,香港长洲太平清醮是个什么样的节日。
长洲是位于香港南部的一个离岛,一年一度的太平清醮,就是岛上海陆丰籍居民举办的一项传统文化活动。太平清醮又名包山节,每年农历四月初六开始,四月初八的佛祖诞为会景巡游,整个建醮期持续5天,有“迎神”、“走午朝”、“超幽”、“送神”等祭祀仪式,深受民众欢迎。
长洲太平清醮由来
二月二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因天文星象特殊而称之为“龙抬头”,因此,人们认为这个时节是一个吉祥福运的日子,许多地方在这个日子里都有着自己的庆祝活动,那么二月二龙抬头传统节日活动有哪些呢?一起来跟着老黄历来看看吧。
祭龙
在过去,龙抬头节是祭祀龙神的日子,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要到龙神庙或水畔焚香上供祭祀龙神,祈求龙神兴云化雨,保佑一年五谷丰登。不过,在很多地区,特别是南方,人们也把二月初二作为“土地公生日”,举行社祭,祭祀土地神。
撒灰
这一节俗,由来已久,直到今天,许多乡村地区仍然流行。撒灰所用之灰,一般是柴灰,也有用石灰或用糠的。具体做法,各地不同,大致为:将灰撒在门前,谓之“拦门辟灾”;将灰撒在墙角,意在“辟除百虫”;将灰撒在院中,作大小不等的圆圈,并象征性地放置一些五谷杂粮,称做“围仓”或“打灰囤”,以祝丰年;将灰撒在井边,呼曰“引龙回”,以求风调雨顺。撒法各地不尽相同,一般是从井边开始,一路逶迤撒来,步入宅厨,环绕水缸,灰线蜿蜒不断,甚为有趣。
熏虫
进入农历二月,天气渐暖,各种昆虫开始活动,有些昆虫对人的健康是有害的,所以二月二这一天,人们纷纷摊烙煎饼、燃烧熏香,希望凭借烟气驱走毒虫。
击房梁
就是用木棍或者竹竿敲击房梁,以惊走蛇、蝎等毒虫,毋使为害。有的地方流行敲击炕沿,目的与敲击房梁相同。
理发
民谚有“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之说。这一天理发,叫“剃龙头”或“剃喜头”。长辈们希望借龙抬头这一吉时,保佑孩子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理发,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运。另外,之所以在二月二日剃头,是因为俗信有“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的说法。而一个月不理发又很难受,故大家都在正月过完后的二月初纷纷理发。而且不理发,头太重了抬不起来,不能“龙抬头”了,直到“二月二”才解禁。不过,这一说实为讹传,其中的“死舅”其实是“思旧”的谐音,表示人们对过去一年的怀念。
炒蝎豆
这天比较盛行的风俗是炒蝎豆。潍县、莱州等地称作“报捷”,谐音爆蜇,据说吃了炒蝎豆,一年不被蝎子蜇。郓城等地称作“炒蝎子爪”,孩子们边吃边唱道:“吃了蝎子爪,蝎子不用打。”蝎豆一般用黄豆炒制,有的蝎豆还粘上糖面,有的在盐水中泡过,香脆可口,还有的把面棋子和蝎豆一块炒,花样甚多。吃蝎豆不仅可以辟蝎,还有人说谁要是吃了七家的蝎子爪,谁就能长命百岁。除胶东部分地区外,其他各地的二月二都流行此俗,不过,在蝎豆之外又加上了瓜子、爆米花等,这是炒蝎豆风俗的一个新发展。
接“姑娘”
二月二还有一项重要的习俗就是接“姑娘”,即娘家人接回已出嫁的女儿,故有“二月二,带姑娘”之说。苏北人的礼数多,其中正月里“姑娘”是不能住在娘家的,初二到娘家拜了年后也必须当天赶回婆家。但到了二月初二,娘家人就来接女儿回去,住上几天,一是正月里忙活了好长时间,比较劳累,接回娘家好好歇一歇;二是新的一年刚开始,又要忙碌了,所以要犒劳犒劳她。
在被接回来的日子里,“姑娘”除了吃喝,就是串门聊天儿,轻松而愉快。而城里人“带姑娘”则是姑娘、女婿一起带回来吃一顿丰盛的中饭。此习俗在我国北京及北方大多地区也很流行,不少地区一直沿续至今。
在澳门,繁忙的都市生活并没有淡化人们慎终追远的优良传统,大家藉着这个节日来表达对先人们的孝思。澳门特殊的历史是中西文化得以并存。每逢传统的节日,无论是中国的或是西方的,必定要举行有关的庆祝活动。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澳门文化看看澳门的一些传统节日吧。
元旦
时间:一月一日
在澳门各大酒店、的士高(迪斯科)及酒吧都挤满人,大家相聚一起,欢度这个重要的日子。到了晚上,南湾湖上会燃放出璀璨夺目的烟花来庆贺新一年的来临。爱热闹的话可以加入在广场上的除夕晚会,在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民族的特色魅力,并且不同的民族都有属于自己本民族的传统节日,那么在羌族中有哪些传统节日呢?有哪些习俗活动呢?接下来就跟随本期的少数民族的节日一起来看看吧!
羌族的传统节日
羌历年
羌族最重要的的传统节日是羌历新年。时间是农历十月初一,一般为3-5天。节日期间停止劳动、出门。聚集家中,用面粉做成各种形状的小牛、小羊、小鸡等祭品,以祭祀祖先和天神。
有的地方还由端公跳神至神树林,杀羊撒血在祭坛前敬神,羊肉分给各家带回,再合家并请亲友饮自制的咂酒,唱酒歌、跳锅庄舞,共庆丰收。羌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男女老少大都会唱本民族的民歌,不论是在劳动生产、婚丧嫁娶,都要唱歌跳舞。而节日则是唱跳的最好时机。因此,逢年过节,羌民都要尽情歌舞。酒歌是年节时"咂酒"对唱的一种传统的歌唱形式。唱时主客并排而坐,轮流对唱,节奏缓慢而旋律优美,声音高亢,拖腔婉转,具有典雅朴素的优美风格。
歌词长,多表达吉祥,视贺与酬谢谢意或叙述家史与追忆祖先业绩。节日的歌唱常常伴以舞蹈。形式有“跳锅庄”,“跳盔甲”、“皮鼓舞”等,而以“跳锅庄”最为流行。舞蹈时,一唱一落,男女互相变换位置,造成节日热烈欢乐的气氛。
约半分钟后,一阕才终二阕又起。参加的男女多至数十人,并伴以唱咂酒,往往歌舞达旦。歌舞时伴奏的乐器主要是羌笛。这是一种古老的六声阶的双管竖笛。
此外是小锣、手铃、唢呐、羊皮鼓、胡琴、口弦等乐器。这些乐器能吹、奏、弹出具有独特风格的民族乐调,使节日的人们异常欢乐。羌族最早是以太阳历推算年月。秦朝时期,太阳历改为月亮历(即现在的农历)。因此,现在的羌历年均以农历推算,即每年的十月初一。
祭山会
也称敬山节、祭天会。以寨为单位进行,从农历三月至六月日期各不相同,亦有每年举行1次或2—3次不等,祭山程序极为复杂,所献牺牲因各地传说不同,图腾不同而有差异,大致可分“神羊祭山”、“神牛祭山”利“吊狗祭山”三种。
较普遍为(农历)四月十二。一般在村寨附近神山的神树林举行,男子和未婚妇女参加,他们身着盛装,携各类精美节日盛宴酒食,牵牛、羊、鸡等活畜上山。祭礼由释比或年长威重者主持。祝词颂毕,杀牛、羊、鸡献天神、山神、树林神,燃柏香枝,然后再颂吉祥词,并集体还愿许愿,再给各自许愿还愿,此仪式需长达几小时乃至一天,众人皆叩拜不起,惟有释比或主持者可以活动。
最后盟誓村规民约、祖宗传统后,集体呼号,鸣枪欢呼,欢宴唱歌跳舞直至尽欢而归。所余食物平均分配给全体人员。
领歌节
羌族节日习俗。主要流行于茂县北部的羌族聚居山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举行,只有妇女参加。相传,很久以前,天上有一位美丽的姑娘,名叫沙朗。她看到人间的男子总是愁眉苦脸,便在这一年的五月初五日来到一个海子边唱歌跳舞。嘹亮的歌声和优美的舞姿引来了许多妇女,她们跟着唱跟着跳。
从此,每年这一天,沙朗都到海子边来教妇女们唱歌跳舞。荒淫的寨首想霸占沙朗,沙朗在妇女们的帮助下回到了天庭,从此再也没有到过人间。人们十分怀念她,便于每年五月初五这天到海子边唱歌蹯,渐渐形成了领歌节。
早晨,妇女们在一位资历较深的老大姐的率领下,带着祭品和食品,来到寨子附近的海子边,向沙朗敬献供品,祈求庇护。然后,围成一圈,手牵手跳起沙朗舞。黄昏时,妇女们踏上归程。到家后,男人们忙着向她们讨教唱歌跳舞的技艺。
牛王会
羌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十一月一日举行,节期一天。此日,要让耕牛休息,喂以面馍和麦草。人的地方,要做日月形馍馍挂在牛角上,然后放其出圈自由活动。主人到牛王庙焚香烧纸,并宰羊一只、鸡一只,祈求牛王爷保佑耕牛平安,不遭瘟疫。
妇女节
也叫传歌节,在农历五月初五举行。这天起连续4天,由男人做饭带孩子,妇女先到神山石塔沙朗女神处祭礼领歌,后野餐至黄昏而返。是夜家家户户备酒宴迎请妇女们挨户传教从神女处领回的歌舞,通宵达旦,直到第四天全部人家学会方休。如当年此寨死了50岁以下妇女,则志哀不举行活动。
三月三
已婚妇女每年三月三日敬娘娘菩萨,求神赐孩子,保佑孩子平安。
三月十二
每年三月十二日,寨子里要宰一只羊,祈求土地菩萨保佑丰收,并忌路一天,禁止过往行人进村寨,这天称为“青苗会”。
七月七
未婚妇女每年七月七日要做“巧牙会”。即邀约邻近的姑娘们,聚会在一起,唱歌跳舞,尽情欢乐。
十一月一
每年十一月一日,到牛王庙烧香、点蜡、烧纸钱,并宰羊一只,鸡一只,祈求牛王菩萨保佑耕牛平安。这天,全寨的耕牛休息一天,所以又称“牛王会”。
山王会
“山王会”是祈求山王菩萨保佑六畜兴旺,庄稼丰收。做会时,要宰一只羊。山王会的会期各村寨不同。
观音会
“观音会”,一年三次,第一次是三月十九日,第二次是六月十九日,第三次是九月十九日,祈求观音菩萨保佑村寨内大小人口平安。
川主会
“川主会”,每年六月二十四,以寨为单位举行,祭奉川主。当天全寨休息,穿新戴花,唱歌跳舞,大办宴席,是规模最大的庙会。
祭天会
传统每年统一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后来由于受汉区的影响,六月二十四日合并祭天会、玉皇会、川主会,规模十分宏大,常常有跳神活动,人数数百至上万不等。还有妇女敬神节与汉传娘娘会合并进行,内容与妇女节不同,以敬神和娱乐为主,皆为妇女参加。
香港是一座中西文化交织荟萃的国际化都市,但在香港西化的现代城市外表下,人们其实不难找到中国传统文化因素,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有“东方之珠”美誉的香港,都有哪些传统节日?
你可能喜欢》》白色情人节的寓意
农历新年
在香港,年初一至年初三是公众假期,市民庆祝农历新年的活动则大致如下:廿八日—进行家居大扫除,迎接新一年的开始。农历大除夕,一家人会聚在一起吃年夜饭,这习俗叫团圆,是全年节日中最重要的。
吃过团圆饭后,人们会往花市逛逛。以前的花市只卖花,而现今的花市则包罗万相,而最受欢迎的是桃花,桔及水仙等。另外,年轻人则喜欢买或卖一些新玩意如汽球,吹气公仔等。
在除夕夜亦有一些善男信女往黄大仙庙,希望能于清晨(即踏入年初一)烧头炷香,为亲人祈福。一般人都认为新年的第一炷香功德最大,可以获福最多。
年初一是新年第一天,在这一天人们都会穿上新衣到长辈家拜年,长辈亦会向后辈派红封包,以代表好运。年初二这天是开年,出嫁的女儿会带同丈夫儿女回娘家。每年初二晚上,在香港维多利亚港都有烟花汇演,吸引十万市民于旁欣赏,非常热闹。年初三新年第三天,这天是赤口,人们都相信如果亲友碰面会争吵,所以许多人都会选择在这天往郊外撞大运或参予当日的赛马活动,发新年财。
车公诞(农历大年初三)
每年农历年初三,位于沙田马场附近的车公庙就会人头涌涌、香火鼎盛,各男女善信上香朝拜后多会转动坛前的铜风车,祈求新一年转出好运新机。位于西页蚝涌的车公庙则建于光绪年间(公元1878年),是香港最古老的庙宇之一。
据说明末崇祯年间,新界各地突然疫症流行,死亡者众,尤以沙田为甚,后来有人翻查史书及县志,发现宋朝有位车大元帅,平乱有功之外,更能遏止疫症,沙田的村民乃请人塑造车大元帅的造像,在沙田建立一间车公庙,庙成之日据说疫症即不流行,村民感激之余,就定于每年车公诞拜祭车公了。
太平清醮(农历四月初八)
太平清醮,又称包山节,这个节日是香港的一个别具道地色彩的传统节日,每年在长洲岛上,居民都大肆庆祝。会景巡游是节庆的高潮,飘色、醒狮及麒麟队在岛上巡游,小孩装扮成古今人物或传说中的角色,站在支架上,穿梭大小街道。
在这传统的节日上北帝庙前有三个用竹棚搭成、挂满平安包的包山。因为包山的缘故,故太平清醮又名包山节。太平清醮的庆典会长达一星期,当所有祭祀都完成后,最后一个项目就是“抢包山”活动。一声号令后,参赛者就会爬上包山,尽他们的所能抢夺包子,而抢到的包子会分派给其他居民。
谭公诞(农历四月初八)
谭公诞是香港本地的节日之一,这起节日起源于一人名“谭公”。谭公是另一位海上的守护神,为渔民带来平安与喜乐。
谭公诞主要的庆祝活动都在筲箕湾和跑马地举行;筲箕湾位于香港岛东面,昔日原为一个渔港。从前,每逢谭公诞,许多市民善信都会参与巡游、烧香膜拜,以纪念当年谭公为居民驱除瘟疫的事迹,场面十分热闹。这项饶有特色的巡游活动,曾因城市建设而停办,如今再度粉墨登场,令舞龙舞狮、飘色巡游等节日盛况,沿大街上演,精彩可期!
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传统节日的习俗中国传统节日习俗传统节日和习俗传统节日及习俗传统节日习俗中国传统节日及习俗中国的传统节日及习俗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我国传统节日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