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08人气:作者:未知
1、外部形状。
垂露竖和悬针竖之间的共同点,都是要写得直、正。它们相比,外部形状的不同点,就是一个尖、一个圆。
垂露竖收笔处,类似一滴水欲滴未滴时形成的一个圆点,它与悬针竖的区别是无尖。垂露竖的起笔和收笔处,都向右斜,且起笔和收笔处较粗,行笔处偏细。垂露竖的姿势,是垂直有力,末端形如欲滴的露水珠。
悬针竖,就像一支垂直悬起来的针。悬针竖的起笔和垂露竖相同,行笔处渐细,收笔处呈尖状,末端竖形如吊悬的缝衣针。
2、收笔方法。
垂露竖,起笔向右下方稍按,方向较平;行笔微提,竖直向下行走;行至收笔处时,收笔时向右下方稍按,然后向左回收笔锋,笔锋回到画内。
书写时,至收笔处,要顿笔回锋。露珠的收笔,需在笔画的中线位置,不可偏离。
悬针竖,起笔向右下方稍按,方向较平;行笔边行边提,竖直向下行走;行至收笔处时,收笔时不顿不按,向下出锋。书写时出锋的尖要干脆锐利,不能虚、弱。
意思: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出自唐代诗人杜牧所作的《江南春》,全诗一方面表达了作者对美丽动人江南春色的赞美,另一方面表明作者对唐朝国力衰弱的隐隐惋惜与忧虑。
(0)人喜欢2024-07-08意思: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题西林壁》,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0)人喜欢2024-07-08“天门中断楚江开”的意思是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原文: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天门中断楚江开”出自李白的《望天门山》,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
(0)人喜欢2024-07-08意思:如果把这美丽的西湖比作绝代佳人西施。“欲把西湖比西子”出自宋代苏轼所作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全诗对西湖景色的多样性进行全面描写概括品评,以西施之美比喻西湖之美。其中第二首广为流传,尤其是其后二句,被认为是对西湖的恰当评语。
(0)人喜欢2024-07-081、外部形状。垂露竖和悬针竖之间的共同点,都是要写得直、正。它们相比,外部形状的不同点,就是一个尖、一个圆。垂露竖收笔处,类似一滴水欲滴未滴时形成的一个圆点,它与悬针竖的区别是无尖。垂露竖的起笔和收笔处,都向右斜,且起笔
(0)人喜欢2024-07-08意思: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出自唐代诗人杜牧所作的《江南春》,全诗一方面表达了作者对美丽动人江南春色的赞美,另一方面表明作者对唐朝国力衰弱的隐隐惋惜与忧虑。
(0)人喜欢2024-07-08意思: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题西林壁》,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0)人喜欢2024-07-08“天门中断楚江开”的意思是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原文: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天门中断楚江开”出自李白的《望天门山》,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
(0)人喜欢2024-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