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1人气:作者:佚名
意思: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莫愁前路无知己”出自唐代诗人高适的组诗作品《别董大二首》其一。这两首诗是诗人与董大久别重逢后又各奔他方时的赠别之作。
其一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其二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其一:千里黄云蔽天日色暗昏昏,北风吹着归雁大雪纷纷。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哪个不识君?
其二:就像鸟儿六翮飘摇自伤自怜,离开京城已经十多年。大丈夫贫贱谁又心甘情愿,今天相逢可掏不出酒钱。
⑴董大:名不详。或以为指董庭兰,当时有名的音乐家,在其兄弟中排名第一,故称“董大”。
⑵黄云:天上的乌云,在阳光下,乌云是暗黄色,所以叫黄云。白日曛(xūn):太阳黯淡无光。曛,即曛黄,指夕阳西沉时的昏黄景色。
⑶谁人:哪个人。君:你,这里指董大。
⑷六翮(hé):谓鸟类双翅中的正羽,用以指鸟的两翼。翮,禽鸟羽毛中间的硬管,代指鸟翼。飘飖(yáo):飘动。六翮飘飖,比喻四处奔波而无结果。
⑸京洛:本指洛阳,后多泛指国都。
《别董大二首》是唐代诗人高适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是诗人与董大久别重逢,经过短暂的聚会以后,又各奔他方的赠别之作。第一首诗勾勒了送别时晦暗寒冷的愁人景色,表现了诗人当时处在困顿不达的境遇之中,既表露出作者对友人远行的依依惜别之情,也展现出诗人豪迈豁达的胸襟。
第二首诗写老朋友相逢连买酒的钱都没有,自是穷困不堪,但诗人没有因此沮丧、沉沦,而是想到要奋翮高飞,其慷慨豪放之气自不可掩。全诗语言质朴,格调豪迈。
高适(700—765),唐代诗人。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蓚(今河北景县)人。早年仕途失意。后来客游河西,先为哥舒翰书记,后历任淮南、四川节度使,终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其诗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笔力雄健,气势奔放。边塞诗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风格也大略相近。有《高常侍集》。
意思:不要饱食终日无所事事,读书用功时不要放弃任何可利用的时间。这句话教育人们不要一天到晚吃饱了不做事,不要浪费一点时间放弃用功,要想学有所成,就必须珍惜分分秒秒,一寸光阴也不要放过。这句话出自葛洪《抱朴子·外篇》中《勖学》一文。
(0)人喜欢2024-06-11意思:渭城清晨的细雨打湿了路边尘土,客舍边的杨柳愈发显得翠绿清新。劝君再饮下这杯离别的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再难遇到故人。《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此诗前两句写渭城驿馆风景,交待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后二句转入伤别,却不着伤字,只用举杯劝酒来表达内心强烈深沉的惜别之情。
(0)人喜欢2024-06-11意思: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学习的事情。故事:西汉时期,有一个少年叫匡衡,他特别希望能像学堂里的孩子那样,跟着老师读书。可是他家里很穷,实在没有钱拿出来供他上学堂。他经常一个人在学堂外面,听着里面的读书声。一位邻居看见他这么爱读书,就抽空教他认字。他终于可以自己读书了。
(0)人喜欢2024-06-111、“公元”产生于基督教盛行的6世纪,当时为了扩大教会的统治势力,僧侣们把任何事情都附在基督教上。公元525年,一个名叫狄奥尼西的僧侣,为了预先推算7年后(即公元532年)“复活节”的日期,提出了所谓耶稣诞生在狄奥克列颠
(0)人喜欢2024-06-11意思: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莫愁前路无知己”出自唐代诗人高适的组诗作品《别董大二首》其一。这两首诗是诗人与董大久别重逢后又各奔他方时的赠别之作。
(0)人喜欢2024-06-11意思:不要饱食终日无所事事,读书用功时不要放弃任何可利用的时间。这句话教育人们不要一天到晚吃饱了不做事,不要浪费一点时间放弃用功,要想学有所成,就必须珍惜分分秒秒,一寸光阴也不要放过。这句话出自葛洪《抱朴子·外篇》中《勖学》一文。
(0)人喜欢2024-06-11意思:渭城清晨的细雨打湿了路边尘土,客舍边的杨柳愈发显得翠绿清新。劝君再饮下这杯离别的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再难遇到故人。《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此诗前两句写渭城驿馆风景,交待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后二句转入伤别,却不着伤字,只用举杯劝酒来表达内心强烈深沉的惜别之情。
(0)人喜欢2024-06-11意思: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学习的事情。故事:西汉时期,有一个少年叫匡衡,他特别希望能像学堂里的孩子那样,跟着老师读书。可是他家里很穷,实在没有钱拿出来供他上学堂。他经常一个人在学堂外面,听着里面的读书声。一位邻居看见他这么爱读书,就抽空教他认字。他终于可以自己读书了。
(0)人喜欢2024-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