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25人气:作者:未知
2月25日,刚过春节,杭州在乍暖还寒间气温骤降,春节期间树梢枝头刚刚催发的绿意,在寒意中显得瑟索而清冷。阴风冷雨之中,一代传奇浙商宗庆后悄然而逝。
宗庆后逝世
一个时代的门扉也在他阖上眼后,轻轻地半掩了起来。门内,一段自改革开放以来徐徐展开的画卷光芒闪动,那是第一代民营企业家在中国经济潮涌中留下的坚实足迹。
大江东去,千古风流人物;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潮汐更迭之间,逝者如斯,终不能止。而宗庆后离去的身影,是那个渐渐远去的时代里的一笔浓墨重彩。他的经历、故事、所思、所想,投射出一代民营企业家搏击风浪的不屈身影。
逝者已去,但飞鸿踏雪,所行必有迹。这位浙商领袖所留之余音,必如洪钟大吕,穿越漫长的时间长河,长鸣不息。
一、“四千精神”
“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四千精神”不过寥寥数语,描绘的却是一代浙商的沧桑岁月,以及以汗水与智慧在潮涌中搏击的缠斗与艰险。
如今,提及宗庆后,很多人常会提及他脚上数十年如一日的布鞋。那双看起来几乎是“焊”在他脚上的鞋子,正是昭示宗庆后成功道路的一大表征:即使身为知名企业的掌门人,他依旧一如既往,随时随地,向着征程,准备出发。
宗庆后也是浙商中有名的“超人”,这一印象来自于其数十年如一日对工作的热爱:创业以来,他几乎保持着每天工作16小时的状态,从不懈怠。
创业以来,宗庆后几乎保持着每天工作16小时的状态
2024年1月初的一天,已是宗庆后人生的最后时段,一位与他交厚的浙商友人前往医院探望,见到他插着鼻管,依然躺在床上签署文件,与员工们交谈,坚持工作。这位友人也对《浙商》记者表示,从几年前开始,他就劝宗庆后退居二线,好好休息,但宗庆后即使已是病中,却总是不肯。对于他一手拉扯长大、成为“王国”的娃哈哈,他始终牵挂,放心不下。生命不止,奋斗不停。
二、创新精神
勇于创新,从不墨守成规,是宗庆后与娃哈哈成功之道的重要锁匙。
娃哈哈这个品牌,是数代人的童年记忆。娃哈哈AD钙奶、娃哈哈纯净水、娃哈哈营养快线……无数标杆性产品和它们的味道,勾勒出旧日时光与无忧过往。
而所有的一切,始于宗庆后的一次“跨界”创新。1987年,42岁的宗庆后决定创业。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年过四十已经少有勇气能接受挑战,放弃旧有的积累推翻重来,而宗庆后面向看似既定的命运,坚定地迈出了重新出发的步伐。他借了14万元,与人一起,承包了当时连年亏损的杭州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
宗庆后骑着三轮车穿梭在杭州街头,叫卖棒冰等
此后,他戴着草帽、骑着三轮车的身影穿梭在杭州街头,叫卖棒冰、文具等。一开始的探索并未成功,宗庆后并不气馁,细心的他在送货的过程中发现,当时不少孩子都存在食欲不振、营养不良的问题,这令他看到了商机。1988年,国内第一款专门为儿童设计的营养液问世,从此后,娃哈哈走上了飞驰的道路。
40多年来,直至今天,娃哈哈的拳头产品AD钙奶依然在不断“焕新”:从2018年起,AD钙奶就推动了IP化打造,AD钙奶味的月饼、粽子、雪糕等产品不断“刷新”IP认知。
三、开拓精神
另一贯穿于宗庆后事业始终的特质,是其开拓精神。
1995年,在已经拥有AD钙奶等拳头产品的情况下,宗庆后决定进军瓶装水市场。对此,他曾解释,“当时最早做瓶装水的是广东(的企业),他们主要做蒸馏水,成本高,口感也差。后来,我们从美国进口了设备,成本低,口感也好。”宗庆后还特地为这款产品取了名,娃哈哈纯净水自此诞生。
而从那时开始,宗庆后对于自主创新和技术研发的热情便不断升级。
宗庆后与研发人员讨论产品
1999年,娃哈哈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成立,始终专注于食品饮料行业生产线及装备研发;2001年,娃哈哈机电研究院成立,之后关注智能化技术,开始开发节能电机、工业机器人等;2017年,娃哈哈实施了工信部重点建设项目,对食品饮料流程制造进行智能化改造,建成了国内第一条智能化饮料生产线;2021年7月,娃哈哈文成智能化饮料工厂项目正式签约; 2024年1月,娃哈哈文成工厂获评为“2023年浙江省未来工厂”。
一点一滴向新的开拓,终究汇聚成海,成就了宗庆后,也成就了娃哈哈。
四、善于下沉
在不少企业家的眼里,娃哈哈是渠道下沉的“王者”。
曾有人如此描绘因娃哈哈而受到的震撼:他曾在中缅边境一个海拔2500多米高的镇子中的一家迷你小卖部里,看到娃哈哈纯净水、营养快线、AD钙奶整整齐齐地摆放着,而作为对比,在那里,他甚至很难找到一包泡面。
1994年,娃哈哈开始建立“联销体”模式,与各级经销商深度合作,也令娃哈哈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特殊路径。对此,宗庆后曾这样说:“娃哈哈做生产,经销商搞销售,目标都是赚钱,赚钱才是硬道理。有钱赚了,什么都好说;没钱赚的时候,谁也不会跟你讲道理。”
通过多赢的分配机制,娃哈哈建立起了如毛细血管一般的营销网络:九州大地之上,几乎没有娃哈哈触达不到的地区。借此,娃哈哈的品牌和产品,也深深地埋进了国人的心海。
五、乐于试错
在不少人眼中,宗庆后与娃哈哈的发展史上也有“污点”:娃哈哈曾一度进军过童装、白酒、超市等项目,但不少最终悄然收场,未见成效。
每至此时,常有人质疑宗庆后的决策。然而,创新与试错,是硬币的正反面。要创新,必然不能害怕犯错。屡败却依然敢战,勇者才能扼住命运的咽喉,走上胜利的舞台。
从这个角度而言,对于试错的宽容度,体现出时代对于企业与企业家的态度。
时间一往无前,在改革开放40余年后的今天,初代民营企业家的成败多已在长河中沉淀。时间又总是残酷,败者常被遗忘,而胜者则在一年又一年的磨砺之中,被消解了所有困难的细节与咬牙迎难而上的勇气,只剩下辉煌的弧光,供人们观瞻,却鲜少有人能对其不易感同身受。他们被定格为成功者,但只看见胜利却不允许失败,本就违背经济发展规律。
年近八十的宗庆后,并不害怕失败,也不耻于试错,他的生命长河中,只是一次又一次,沉默地开启一场又一场新的阵地战。
战,且不回头。
六、勇于担当
熟悉宗庆后与娃哈哈的人都知道,每逢岁末年初,娃哈哈常常在朋友圈“刷屏”:2021年度“风云浙商”颁奖礼的现场,宗庆后接受采访时表示,给员工准备了超6亿元的年终奖。今年2月2日,农历小年夜之时,娃哈哈年夜饭之时,宗庆后之女宗馥莉表示,再发6亿元年终奖。
宗庆后给员工发奖
对于宗氏父女而言,比起谈企业发展速度快慢,他们更乐意聊一聊员工福利。2021年,娃哈哈也曾因在杭州市中心为员工建造公寓而上了一波热搜,光荣成为“别人家的公司”。
达则兼济天下,宗庆后的心海中也不止娃哈哈。2000年,第一届杭州“春风行动”举办,从那时起,娃哈哈就坚持年年捐款,24坚持不懈,截至2024年1月,已经帮助5万多名困难学生圆了“大学梦”。2024年,娃哈哈表示还将继续向“春风行动”捐款1000万元,届时累计捐赠善款将达到1.45亿元。而多年来,娃哈哈从捐资建设基础设施、设立奖学金到加强教育公益投入,对教育事业的资助已超过4.8亿元。
对于宗庆后代表的浙商群体而言,成就有担当的社会企业已是事业与理想的重要一部分。而娃哈哈之路,正是践行之道。
七、实业报国
有一次,宗庆后曾因与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的争执而上了热搜,话题在于两者对于“实体经济”的不同理解。
事过境迁,两位浙商代表人物孰对孰错早已无人问津,但宗庆后对于发展实业的执拗却在那一次争论中体现无遗。他也是浙商中致力于以实业报国的中坚人物。宗庆后曾总结创业以来的心得,其中第一条就是:“坚持主业发展,坚守实体经济。能够经受住各种诱惑,踏实做好饮料主业,实现了比较稳健的发展。”2023年的年末,在接受《浙商》记者的一次采访时,宗庆后又再次重申:“新的一年,我们更将步履不停奋勇向前,扎根实业、做精主业、练好内功。”
数十年如一日,致力做好一个产业,以实业报国立心,宗庆后的眼光从不旁移。
八、家国情怀
凝聚小家,发展大家,报效国家——娃哈哈的“家”文化在众多企业中独树一帜。作为“家庭”的大家长,一贯爱“操心”的宗庆后也总是想方设法为员工解决生活问题。
在住房问题上,宗庆后曾这样说:“我们老员工都有住房、汽车。最近我们还在造1300套的廉租房,这样我们后来的年轻员工也能够得到住房,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企业发展会更好。”对此,他解释,企业发展的成果让员工共享,才能不断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家文化”的执着,在不少与宗庆后同辈的企业家中颇为常见。这或许也与其创业奋斗历程有关:创业之初,宗庆后当时的团队中只有两位退休的教师。这也与大部分初代浙商的情况类似,起步之初,他们多数面临一穷二白的境地,囿于条件,多半以扁平化管理为主,固然其缺点在于缺少人才,但优势则是效率高、沟通成本低,这也是不少浙商企业能够在创业初期快速驶入发展轨道的重要秘诀。扁平化的组织中,人与人的关系分外紧密,“家文化”在日积月累的相处中出现,几乎是一种必然。
九、与时代同行
此前,在一次采访中,宗庆后说:“我们要做百年老店,就要紧跟时代创新,才能做到基业长青。”
历数娃哈哈的发展纵轴,不难发现,每一个发力跃起的节点,都吻合了时代潮流的节点。1988年,娃哈哈儿童营养液问世,正是中国人口增长率较高,同时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美好生活质量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之时。对于孩子身体素质的关注,成为那一代家长的焦点。此后,娃哈哈的产品矩阵变化,同样符合这一规律。
而娃哈哈“联销体”模式的兴盛,同样得益于时代的浪潮: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演进,令宗庆后的“下沉”战略有了用武之地,也拥有了不断扩增的消费者群体。
对于企业家而言,追随时代的足音是永远的命题。另一位企业家俞敏洪这样说:“我们非常幸运踏上了这样千载难逢的时代浪潮,有机会和舞台展现自己的才华与抱负,获得事业和成就。”而这,或许正是这一群体共同的心声。
十、与国家同频
作为改革开放浪潮下诞生的第一批民营企业家,宗庆后一直将“产业报国,泽被社会”作为娃哈哈的发展理念。在许多公开场合发言中,宗庆后始终感念时代的机遇与国家的支持,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民营企业家要“感恩党,听党话,跟党走”。他也常表示,要“与党和国家同心同向、同频共振,富而思源、富而思进,在党和国家的关心关怀下放心干、大胆干”。
有国才有家,生于1942年的宗庆后对于“产业报国”的体悟或许较之常人更为厚重。而他与娃哈哈的发展,与中国之崛起息息相关。作为个体,只有在助推社会发展进步的进程中才能实现自我发展,家国情怀,也是决定企业家胸怀与成就的关键因素。
旺盛的生命力,不屈的精神,宗庆后自草莽的改革之初,走上民营经济发展的大舞台,慢慢走进自己的高光镜头下。而其意志与气质,也穿越时光,熠熠生辉。他与娃哈哈身上,折射着时代的璀璨光芒,也浸染了时代的一路风尘。
一路行来一路歌,一路繁花一路景。如今,一切归于尘埃,唯有基业常青,长存于世。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来源:浙商杂志官方微信公众号 记者 姚恩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