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总统莱希,确认遇难 伊朗新总统莱西

时间:2024-05-20人气:作者:未知

伊朗总统莱希,确认遇难 伊朗新总统莱西

经过超过12小时的搜寻,北京时间5月20日上午10时许,救援人员终于抵达了伊朗总统莱希所乘直升机“硬着陆事件”的事发地点。综合伊朗迈赫尔通讯社等媒体最新消息,伊朗总统莱希及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在19日的直升机事故中遇难。

当地时间5月19日下午,伊朗总统莱希在出席伊朗和阿塞拜疆边界的一处新修大坝的开工仪式后,和外交部长阿卜杜拉希扬等高级官员乘坐直升机飞往伊朗西北部城市大不里士。总统所乘机上,共有6名乘客和3名机组人员。伊朗媒体报道称,除了莱希外,另外8人分别是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东阿塞拜疆省长马利克·拉赫马蒂、伊玛目穆罕默德·阿里·阿勒哈谢姆,以及一名飞行员、一名副飞行员、一名机组长、一名安保负责人和一名保镖。起飞半小时后,这架贝尔212直升机在该国西北部瓦尔扎甘山区失联。



5月19日,在伊朗与阿塞拜疆边境地区的水库大坝落成仪式后,伊朗总统莱希乘坐直升机起飞。图/视觉中国

目前,伊朗官方将该事故称为“硬着陆事件”。在民航业界,“硬着陆”(hard landing)一般指以比正常着陆更大的垂直速度和力量撞击地面,轻则只造成乘客轻微不适,重则导致飞机结构受损乃至解体,乃至造成人员伤亡。

民航史上,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遭遇直升机事故,非常罕见。1969年,玻利维亚总统巴里恩托斯在直升机事故中遇难。今年2月6日,智利前总统、直升机驾驶爱好者皮涅拉驾机在雨中穿越兰科湖时坠毁,皮涅拉本人遇难。此外,马达加斯加总理拉科托马拉拉和黎巴嫩总理卡拉米曾经也因为直升机失事身亡,但一般认为这两起事件与谋杀有关。



5月19日,伊朗东阿塞拜疆省,医疗和救援队抵达事故现场附近。图/视觉中国

当贝尔212遭遇极端气象条件

目前,外界尚不清楚事发山区空域的具体气象数据。事故前一天,伊朗气象部门对该地区发布了橙色天气警报。19日下午,莱希一行乘坐伊朗政府的美制贝尔212直升机离开阿塞拜疆时,伊朗媒体拍摄的起飞照片显示,当时的天气有些阴沉,但地面能见度尚佳。

然而,半小时后,当伊朗救援人员开始赶往距离边界约20公里的山区搜寻事故发生地时,现场视频显示雾气浓密,地面能见度只有数米。负责行政事务的副总统曼苏里19日也表示,当地气候条件无法让直升机和无人机起飞进行空中搜寻。

贝尔212型直升机是从越南战争时期的美军军用直升机改造而成,自1979年以来一直被视为全球最可靠的直升机之一,贝尔公司官网也宣称该型机“每天都在世界各地一些最极端的气候条件下可靠地运行”。但由于直升机自身结构、飞行高度等因素,真的遇到山地大雾、雨雪、大风等极端情况时,仍有较高的运行风险。

2006年,美国仁慈航空一架贝尔412直升机(212型的升级版)在加利福尼亚南部卡洪山口附近的大雾山区坠毁。美国交通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卡洪山口以大风、湍流和大雾闻名,当时飞行员遭遇了“间歇性大雾”,从目视气象条件意外进入仪表气象条件(即能见度无法满足目视飞行)。

按照贝尔直升机的操作手册,意外进入仪表气象条件时,飞行员应当保持直升机的姿态控制和航向控制,避开障碍物,加速到爬升空速,然后立刻爬升到该地区的最低安全飞行高度,然后联系空管报告紧急情况。

但在实践中,处于山区的飞行员面对复杂且已经不可见的地貌,想及时避开山峦障碍物爬升,避免失去地平线参照而可能出现的“空间迷向”,同时还要避免空速或转弯半径过大导致失控,以及祈祷不要有乱流、风切变等突发状况将飞机“拍”向地面。这需要高超的技巧、经验和心理素质。

在仁慈航空事故中,虽然失事飞行员拥有12年、3000小时的美国军方直升机飞行员飞行经验,还是未能避免悲剧发生。事故发生后,大雾天气也阻碍了救援人员的到达。

本次“硬着陆事件”发生后,当地气象和地貌条件也严重影响了救援人员抵达的进度。5月19日傍晚,伊朗红新月会负责人科利万德表示,该组织的40个快速反应小组目前正在事故现场开展搜索行动,但事发地附近天气条件恶劣,地形崎岖。伊朗国家电视台也播出了救援车队在林区疾驰的画面,可以看到山路上大雨大风不断,救援人员在雾霭中行走搜索,数米外已看不到前面的人。

最终,参与帮助救援的土耳其高空长航时无人机探测到一处可能属于直升机残骸的热源,救援队随即向该地点移动。伊朗媒体称,通过对该地区的空中监测,确定了载有莱希的直升机的确切地理坐标。



5月19日,伊朗德黑兰,人们关注伊朗总统莱希的新闻。图/视觉中国

一年前也有部长遭遇直升机事故

除了天气因素,机械因素、人为因素也是导致直升机事故的常见原因。一些西方媒体在报道中强调伊朗近年来因为遭受美国等国家制裁,在航空器维护方面存在困难。

事实上,从伊朗官方媒体披露过的照片看,莱希及伊朗高层官员近年出行时乘坐的直升机专机,一般都是贝尔212或米171直升机。后者的载客量更大,作为苏制直升机,保养维护也比较容易,贝尔则更能适应在极端气象条件下的飞行。



伊朗红新月会拍摄搜救现场的视频截图。坠机地点位于一个陡峭、树木繁茂的山坡上,除了一个蓝白相间的尾翼外,几乎看不到其他残骸。(来源:伊朗法尔斯通讯社)

上世纪70年代,由于伊朗国王巴列维的个人兴趣,贝尔公司曾在伊朗开设工厂,双方还曾尝试联合研发适合伊朗本地使用的机型。基于这段历史,伊朗伊斯兰革命后,伊朗工业部门对各型号贝尔直升机的部件乃至整机进行了逆向仿制。目前伊朗军方列装的沙希德 285轻型武装直升机,就被西方媒体认为是仿制贝尔206型。

可靠性和自主维护能力强,或许是伊朗高层有时选择贝尔直升机作为出行专机的原因。但与此同时,伊朗的贝尔直升机损失率也确实高于全球水平。据美国媒体报道,伊朗共拥有10余架贝尔212型直升机。而据空难调查专业网站“航空安全网络”(ASN)的数据,本世纪以来已有四架贝尔212在伊朗坠毁,其中两架为伊朗军方所有。涉及212型号各升级版本的事故还有更多。但由于相关事故的调查报告并未对外披露,尚难判断这些事故是机械、人为还是天气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一年前,伊朗政要也遭遇过一次直升机事故。2023年3月23日,载有伊朗体育部长的一架米171直升机在巴夫特市体育馆降落时突然失控坠毁,部长幸存,但他的办公室主任遇难。

作者:曹然 陈佳琳

编辑:徐方清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
本类推荐
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