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人转变!多家美媒:拜登政府悄悄批准在哈尔科夫附近乌军有条件使用美供武器打击俄境内目标

时间:2024-05-31人气:作者:未知

惊人转变!多家美媒:拜登政府悄悄批准在哈尔科夫附近乌军有条件使用美供武器打击俄境内目标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据美国“政治新闻网”当地时间5月30日报道,三名美国官员和另外两名知情人士透露,拜登政府已秘密批准乌军使用美国提供的武器对俄罗斯境内目标实施打击,但仅允许在哈尔科夫附近地区的乌军出于反击目的这样做,“以便乌克兰能够反击正在攻击或准备攻击乌克兰的俄罗斯军队”。报道称,拜登政府这一惊人转变将有助于乌克兰更好地防守其第二大城市。美联社等美国媒体晚些时候也报道了这一消息。


美国总统拜登发表演讲 “政治新闻网”报道配图

报道称,美国官员称,华盛顿日前决定允许乌克兰“灵活”抵御哈尔科夫附近边境地区的俄军袭击。报道称,乌克兰现在可以使用美国提供的武器,击落俄向哈尔科夫发射的导弹,袭击集结在哈尔科夫附近俄罗斯边境地区的部队,或击落袭击乌克兰的俄罗斯轰炸机。但这位官员说,乌克兰不能使用这些武器打击俄民用基础设施,也不能使用远程导弹打击俄罗斯境内的军事目标。

“政治新闻网”称,这是一个尚未宣布的内部决定,所有消息人士均要求匿名。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没有立即回应置评请求。

报道还称,这是一个惊人的转变,美国政府最初称允许乌克兰使用美国提供的武器打击俄境内目标将使美国更直接地参与战斗,从而使战争升级。但乌克兰战场上日益恶化的形势让拜登改变了主意。

截至环球网发稿,尚未看到关于美国政府官方正式回应有关报道的消息。

据媒体此前报道,目前英国等多个西方国家表态允许乌克兰使用其提供的武器打击俄本土,但也有许多国家不支持。此前意大利、匈牙利等国高官表示强烈反对。德国总理朔尔茨未明确表态,仅称乌克兰“有权自我防卫”。

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30日在记者会上表示,北约有关乌克兰军队可以使用西方武器对俄领土发动攻击的讨论是“蓄意升级冲突”。他称:“北约国家,特别是美国正在加剧局势紧张。他们以各种方式煽动乌克兰继续冲突,并打算继续直接和间接地与我们作战……这可能导致严重后果,最终将对本国利益造成严重损害。”

据《纽约时报》当地时间5月29日报道,拜登政府正在权衡是否允许乌克兰使用美国提供的武器打击俄罗斯本土目标的可能性。报道援引美国官员的话称,尽管该问题“正在考虑中”,目前“尚未作出最终决定”,但白宫重新考虑改变政策的立场“不可避免”。

延伸阅读:

能否利用援乌武器打击俄本土引争论,俄批西方国家“走得太远”

在哈尔科夫的战斗持续约两周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于5月24日宣布,乌军已在哈尔科夫地区阻止俄军继续推进,局势已得到控制,反攻行动正在进行中。然而,有分析指出,这次攻势仍令俄罗斯取得了自2022年末以来最大的战果。

在此背景下,西方各国纷纷加紧对乌提供援助。在恢复因哈尔科夫战势而推迟的海外出访行程后,27日,泽连斯基到访西班牙,并与西班牙首相桑切斯签署双边安全协议。根据该协议,西班牙将向乌克兰提供价值10亿欧元的军事援助。此前,乌方已与法国、英国和德国签署过类似协议。

泽连斯基在访问西班牙期间再度向西方发出呼吁,要求盟友“通过一切手段”向俄施压以实现和平。他同时表示,乌克兰的西方盟友应允许乌军“自卫”。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西方国家就将在帮助乌克兰的同时避免与俄罗斯发生直接军事冲突作为目标,为此对自身以及乌克兰设置了诸多限制。然而,随着冲突延宕,此类限制正逐步减少。近期,关于取消援乌武器使用限制、帮助乌军拦截俄方导弹、向乌派遣教官甚至士兵等问题均进入了西方国家的讨论范畴。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发表讲话 资料图

27日,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北约议会大会春季会议上表示,北约认为联盟没有受到攻击的直接威胁,但认为有必要增加其军事存在,包括在黑海地区。他同时提出,应支持乌克兰用北约国家提供的武器打击俄罗斯本土。然而,北约各国在这一问题上仍有分歧。

俄外长拉夫罗夫27日对此回应称,在北约内部尚未讨论这一议题的情况下代表成员国发言,斯托尔滕贝格已经“越权”。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则表示,北约正在提高事态升级的程度,在军事言论上“走得太远了”。

越过“红线”?

据俄罗斯《生意人报》报道,斯托尔滕贝格在接受《经济学人》采访时“出人意料地”支持了乌克兰关于取消对乌军使用西方援助武器打击俄境内目标的呼吁,从而将有关这一问题的讨论推向了整个联盟的层面。

“现在是盟国考虑取消对使用提供给乌克兰的武器所施加的某些限制的时候了。尤其是当前,哈尔科夫地区靠近边境,战事激烈,禁止乌克兰对俄罗斯境内的合法军事目标使用这些武器会给自卫造成很大困难。”斯托尔滕贝格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此前,芬兰、英国曾表示不对乌克兰使用西方援助武器的方式予以限制。拉脱维亚外长布拉泽也曾在5月初披露,乌克兰的一些西方伙伴已经向基辅提供了远程武器,并允许乌军用来打击俄罗斯本土,但拒绝透露是哪些国家做出了相关决定。而在斯托尔滕贝格表态后,更多国家对其呼吁表示支持。

波兰外长西科尔斯基表示,除了不使用核武器外,俄罗斯“并没有给自己太多限制”。而西方也不应在这一问题上给自己设限:“总是宣布我们自己的红线是什么,只会让莫斯科根据我们不断变化的自我限制来调整其敌对行动。”

另据瑞典当地媒体26日报道,就乌克兰可能使用瑞典援助武器打击俄本土目标这一问题,瑞典国防部长帕尔·琼森表示:“只要军事行动符合战争法,乌克兰就有权通过针对敌方领土的军事行动进行自卫。”

然而,在北约内部,并非所有国家都做好了越过“红线”的准备。意大利外交部长塔亚尼强调,意大利提供的军事装备必须“在乌克兰境内使用”。意大利副总理萨尔维尼则表示,在军事上帮助乌克兰是正确的,但不存在取消禁止乌军打击俄罗斯境内军事目标的问题。意大利不与任何人交战,支持和平,而非第三次世界大战。

与此同时,一些对乌使用西方援助武器打击目标进行限制的国家正开始在国内面临越来越多的压力。


布林肯提议允许乌军打击俄边境上的导弹和火炮发射场 资料图

美国一直坚称不允许乌克兰利用美援乌武器打击俄领土,同时称不会向乌派驻包括教官在内的美军士兵,也敦促北约盟国不要派兵。然而,美国众议院议长约翰逊22日表示,支持两党部分议员提出的解除对乌使用美援乌武器限制的提议。《纽约时报》也于当日披露称,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5月突访乌克兰后“改变了立场”,提议放宽禁令以允许乌军打击俄边境上的导弹和火炮发射场。不过,美国总统拜登25日在美国西点军校毕业典礼上强调,自己“决心”让美国士兵远离乌克兰战场。

在欧洲,绿党籍德国联邦议院欧洲事务委员会主席霍夫赖特、法国国民议会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布尔朗日近期公开呼吁解除此类限制。但德国总理朔尔茨26日再度强调,目前没有理由放宽关于乌克兰使用德国援助武器的规定。“德国与乌克兰商定了明确的武器供应规则。这些规则是有效的。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他同时表示,自己对乌克兰的政策旨在防止战争升级。

而在法国,更受关注的则是总统马克龙发出关于不排除向乌派兵言论后的相关行动。就在27日,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瑟尔斯基表示,自己已经签署相关文件,“可以让首批法国教官不久就访问训练中心并熟悉基础设施和工作人员”,并对“法国提议向乌克兰派教官来训练乌克兰军人”表示欢迎。与此同时,法国国防部晚些时候仅表示,在乌克兰领土训练军人“仍在讨论当中。”

核风险升级?

5月21日,俄罗斯国防部发布消息称,为回应西方官员挑衅性言论和威胁,俄罗斯已开始第一阶段非战略核力量演习,就准备使用非战略核武器进行实际演练。此次演习预计分三阶段进行,白俄罗斯将在第二阶段加入。

西方分析人士将俄罗斯核威慑战略形容为“以升级促降级”,同时将此次演习视为普京发出的最新警告信号,旨在阻止向乌克兰提供武器和情报的西方盟友进一步介入战争。而就在俄开启演习一天后,法国国防部宣布,法国首次成功试射了最新型核导弹“ASMPA-R”,并称此举旨在强化“空中核威慑的可信度”。

随着俄罗斯非战略核力量演习的启动,西方关于核风险的讨论也日益增加。在英国《卫报》5月25日公开发表的采访中,波兰外长西科尔斯基对俄罗斯威胁使用核武器表示怀疑。他说:“美国人已经告诉俄罗斯人,如果你们引爆一枚核弹,即使没有炸死任何人,我们也会用常规武器打击你们在乌克兰的所有目标(阵地),我们会摧毁所有这些目标。我认为这是一个可信的威胁。”

西科尔斯基的表态随即遭到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的警告。梅德韦杰夫强调,美国对俄罗斯目标的任何攻击都将引发世界大战,而美国人迄今为止并未公开发出任何此类威胁,“因为他们比波兰人更谨慎”。


梅德韦杰夫称美国对俄目标的任何攻击都将引发世界大战 资料图

就在俄西方紧张局势加剧之际,用于防范北约洲际导弹袭击的俄军“沃罗涅日-DM”雷达被曝在23日遭到乌克兰无人机袭击后受损。

据《环球时报》报道,“沃罗涅日-DM”雷达遇袭受损的消息尽管没有得到俄国防部证实,但俄国家航天集团前总裁、前副总理德米特里·罗戈津的说法称,乌克兰袭击了位于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的“沃罗涅日-DM”雷达,这是俄罗斯战略核力量作战指挥系统的关键要素。外界担忧,这将影响俄整体战略预警网络评估威胁的能力,并削弱俄军在相关方向判断导弹误警误报等意外情况的能力。

另据彭博社27日最新报道,乌克兰军事情报机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说,乌一架无人机26日袭击了位于俄罗斯奥伦堡州奥尔斯克的“沃罗涅日-M”远程防空预警雷达系统,而这也是一周内乌克兰第二次袭击俄防空预警雷达系统。俄新社报道称,一架无人机26日在俄罗斯奥伦堡州奥尔斯克附近坠落,未对民用设施造成损坏,也未对当地居民造成威胁。

乌克兰安全部门消息人士称,此次乌方无人机到俄方目标的飞行距离超过1800公里,创下了新纪录。

俄关键军事设施在敏感时期遭袭,在西方引发了一定程度的担忧。挪威军事分析家伊弗森(Thord Are Iversen)表示,打击俄罗斯核预警系统的一部分“不是一个特别好的主意……尤其是在紧张时期”。他说:“俄罗斯的弹道导弹预警系统运行良好符合所有人的最佳利益。”

奥斯陆大学研究员霍夫曼(Fabian Hoffmann)也认为,乌克兰及其北约盟国仍需谨慎行事,因为一些美国官员和乌克兰的一些欧洲盟国会将雷达打击视为鲁莽之举,而这可能为乌克兰寻求西方放宽援乌武器使用限制带来负面影响。

在冲突“红线”日益模糊、俄西方紧张局势加剧的背景下,核风险升级的可能性引发了越来越多的讨论与担忧。

早在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之际,普京曾表示,任何干涉俄罗斯的国家将“遭受历史上从未经历过的后果”。在西方,这被广泛解读为俄可能进行核打击的宣言。2023年3月,普京表示,俄罗斯与白俄罗斯已同意将在白俄罗斯领土上部署战术核武器。

今年2月,普京在回应马克龙拒绝排除出兵乌克兰的可能性时提到,俄战略核力量已处于完全战备状态。不过,在3月接受采访时,普京又说,俄从未计划在与乌克兰的战争中使用核武器,也不认为俄美正在走向核冲突。而此前俄方也曾多次强调,俄罗斯仅会在俄罗斯遭到核打击时或国家存亡面临威胁时才会使用核武器。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
本类推荐
热门话题